鹿特丹自由贸易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鹿特丹自由贸易港 一、区位介绍 鹿特丹(Rotterdam)是 HYPERLINK /view/6323.htm \t _blank 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欧洲门户”之称。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 港口发展历程 图1鹿特丹港发展分期鹿特丹港历史上几经兴衰。13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上半叶鹿特丹从小渔村发展成为渔业港镇。1570年后随着西欧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开辟,成为英、法和德国之间的过境运输港,西欧去北海、北冰洋渔船的备航和起航站。1600—1620年之间建设了第一个港口,1795—1815年法国占领期间,由于河口淤积,通航能力下降,港市一度衰落。19世纪至20世纪,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通航而复兴,特别是1895年建成通北海的运河新航道,1877年接通市区与南荷兰间的铁路,以及德国的鲁尔区成为欧洲最大工业区以后,港口腹地范围空前扩大,运输条件大大改善,至20世纪初一跃而成荷兰第一大港,成为欧洲与亚、非、北美间繁忙的过境运输港口。20世纪初开发马斯河南岸岸线,港区不断西延。1930年代后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人工挖掘港口——瓦尔港区(Waalhaven)。1947—1955年港口主体西移至罗曾堡岛,建成可容载重6.5万t矿船的博特莱克港(Botlek)和石油化工区。1960—1970年代又根据集装箱等海运新技术和油轮载重吨位的发展趋势,在岛西开挖深23m、宽400~600m、长12km的贝尔运河,修建欧罗波特港区(Europoort),在滨海浅滩淤积造地修建马斯莱可迪港(Maasvlakte)。其中欧罗波特港区与马斯莱可迪港可泊50万吨级特大油轮,运河航道可通行30万吨级巨型油轮。1990年代以来,鹿特丹开始实施新的扩能计划,建造10~15 图1鹿特丹港发展分期 鹿特丹港位于城市中心与北海之间,东西绵延约40km,鹿特丹港早期的码头多建于新马斯河北岸,后扩展至南岸。港区建设以新航道为主轴,由上游向下游、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近市区向大海延伸,港池多采用挖入式,分布于主航道两侧。自东向西主要港区有7个(见图2), 图1鹿特丹港7大港区 分别是瓦尔-埃姆港区(Waal-E e m h a v e n )、梅尔沃港区(M e r w e h a v e n )、维尔港区(Vierhavens)、波利斯港区(Pernis)、博特莱克港区(Botlek)、欧罗波特港区(Europoort)和马斯莱可迪港区(Maasvlakte)。港区水深从6.8m(接纳内河船舶)到22m,可以停靠从内河驳船到50多万t的特大油轮等各类船舶,同时可供600多艘轮船停泊作业。按功能分为集装箱、石油化工、煤炭、矿石、农产品、滚装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 从1947年到1974年在新水道建成的博特莱克、欧罗波特和马斯莱可迪三大港区构成了鹿特丹港的主体。博特莱克港区及工业区占地面积12.5km2, 港区内建有各种专用码头和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作业区,可停靠6万吨级船舶,装卸货物的种类主要是矿石、石油和散粮等;欧罗波特港区占地面积为36km2,最大水深可达22m,可停靠20万吨级的油轮和散货船主要吞吐原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港区附近建有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马斯莱可迪港区占地33km2,它是利用沿岸浅滩,经过疏浚而建成的,港区在新水道入海口以南,伸入海域达5km,港内水深维持在19-23m,可停靠25万吨级矿砂船和30万吨级油船。 鹿特丹港区总面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6.3km2扩大至现在的100多km2, 2004年港区总面积105km2,其中工业区面积52km2,港口水域面积35km2,集装箱码头作业区8个,多功能码头作业区17个,全气候码头作业区1个,滚装码头作业区7个,汽车码头作业区1个,水果码头作业区2个,果汁码头作业区3个,散货码头作业区20个。 为适应洲际远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液货运输采用超大型油轮、什杂件货运输集装箱化)的发展趋势,加强鹿特丹作为世界和欧洲最重要港口的地位,鹿特丹当局已决定建设马斯莱可迪二期(Maasvlakte 2),它是鹿特丹港第八个港区。马斯莱可迪二期位于马斯河出海口,港区水深大于19m,可满足12000标箱的集装箱货船停靠。2008年春季开始建设,2012—2014年投产。 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t),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40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3年新加坡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鹿特丹港,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又超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