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七章第七节新生儿黄疸.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七章第七节新生儿黄疸.ppt

* 六、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血清胆红素测定 3、新生儿溶血病特殊检查: (1)母婴血型测定:ABO , Rh血型测定 (2)G-6-pD酶活性测定 (3)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 Rh新生儿溶血病 往往发生在Rh抗原阴性母亲体内有抗体,且胎儿Rh抗原为阳性时; Rh HDN是由于母婴Rh血型不合所致的Rh免疫抗体作用于胎儿红细胞造成的高胆红素血症。 大部分发生于Rh阴性母亲第二次怀有Rh阳性胎儿的时候。 Rh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 一旦发病,病情往往较重 孕妇的第一个Rh不合的婴儿时常常是不受影响的 孕期免疫 母体已产生Rh抗体的情况 外祖母学说 ABO不合对Rh免疫作用的影响 此病一般影响第二胎以后的胎儿,而第一胎常常不受影响。 Rh阴性母亲由于其他因素接触Rh阳性血液产生抗体,第一胎也可能产生HDN。 Rh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第一胎一般不发病 由于胎儿红细胞在妊娠期经胎盘进入母体的数量常常不多,不足以引起产生抗体; 抗体的产生需要2-6个月; 且妊娠时伴有类固醇及其他因子增高,可抑制孕妇的初次免疫应答。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较多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胎盘剥离之时,第一胎胎儿娩出时,仅处于原发免疫反应潜伏期阶段。即使产前已发生原发免疫反应者也由于抗体弱、水平低等特点,第一胎的发病率很低。 穿刺、感染等会造成第一胎新生儿溶血发病率增高 思考: 是不是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时候,如果怀孕初期体内没有抗体,就一定不发生新生儿溶血? 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次数越多,新生儿溶血病情会不会越严重? RhD阴性母亲第一胎的病死率为6%,第二胎为29%,第二胎以后病死率不会明显增加。 HDN的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和体症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黄疸深者可能并发核黄疸。 临床症状 水肿 常引起早产(28~34周)。 常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心脏扩大、皮肤苍白。 预后差,多数出生后不久即死亡。 临床症状 贫血 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气促,呻吟,心率快 嗜睡,少吃,少哭 临床症状 肝脾肿大 贫血使髓外造血组织代偿性增生、出现肝脾肿大 核黄疸 脑神经基底核细胞结合游离胆红素 发热、嗜睡、吸吮反射弱、痉挛 肌张驰缓或强硬 死亡率70% 存活婴儿以后留有运动,智力等后遗症 Rh溶血病确诊依据:母子Rh血型不合 母Rh(-)、子 Rh(+) ;患儿红细胞特异性 血型抗体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患儿血清抗体及类型: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ABO溶血病确诊依据:母子ABO血型 不合,(母为O,子为A或B);患儿红细 胞上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抗体释放试验(+);患儿血清抗体及类型:游离抗体 试验(+)。 七、治疗进展 病因治疗、退黄、对症处理 早期干预、病因治疗、对症处理 2、选择干预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1)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并给予积极的光疗. (2) 出生7天内(尤其是出生后3天内)接近但尚未达到干预标准者,应严密检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得到及时治疗. ④光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12~24 h测定1次,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换血指征者,应每4~6 h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压积。 ⑤光疗注意事项: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15%一20% [以ml/( Kg.d)计]。 ⑥光疗的副作用: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基本无明显并发症。有一些相对较轻和一过性的并发症。常见表现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及低血钙等。 (三)对症处理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 纠正贫血 保暖等 八、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九、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改变,如呼吸频率、节律有无障碍;有无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2)严密观察患儿的皮肤是否出现黄疸或黄疸加重,以及黄疸发生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 (3)对重症高胆红素患儿应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如肌张力低下、嗜睡、反应差、吸吮反射减弱等。 2、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尤其是手的消毒(床旁备消毒洗 手液);保持患儿皮肤粘膜的清洁。 3、热卡供给:早期喂养,观察喂食情况及摄入液体的量。 4、保暖 (3)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箱温、体温),注意维持体温的恒定。 (4)防止水分丢失,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液体均匀滴入。 (5)勤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反应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