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现象: 1.冰针 2.积雪 3.结冰 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可形成日柱或其它晕的现象。可降自云中,也可从无云的空中降落,下降速度慢,多出现在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2.特征和符号 雪(包括霰、米雪、冰粒)覆盖地面达到台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时,称为积雪。 2.特征和符号 其他现象: 1.冰针 2.积雪 3.结冰 2.特征和符号 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的水)冻结成冰。 其他现象: 1.冰针 2.积雪 3.结冰 观测注意事项: 值班观测员应随时观测和记录出现在视区内的全部天气现象。夜间不守班的气象站,对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记录。 为正确判断某一现象,有的时候还要参照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其它天气现象综合进行判断。 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现象,均以有效水平能见度为准,并在能见度观测地点观测判断天气现象。 3.观测和记录 记录规定: (1) 天气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下列天气现象应记录开始与终止时间(时、分):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雾、雨淞 、雾淞、吹雪、雪暴、龙卷、沙尘暴、扬沙、浮尘、雷暴、极光、大风。 例如:. 8-9101605-20 (2) 飑只记开始时间。凡规定记起止时间的现象,当其出现时间不足一分钟即已终止时,则只记开始时间,不记终止时间。 例如: 1302 1515 3.观测和记录 (3) 下列天气现象不记起止时间:冰针、轻雾、露、霜、积雪、结冰、烟幕、霾、尘卷风、闪电。 (4) 天气现象正好出现在20时,不论该现象持续与否,均应记入次日天气现象栏;如正好终止在20时,则应记在当日天气现象栏。 3.观测和记录 (5)凡同一现象一天内出现两次或以上时,其第二次及之后出现的起止时间,可接着第一次起止时间分段记入,不再重记该现象符号。 (6)大风的起止时间,凡两段出现的时间间歇在15分钟或以内时,应作为一次记载;若间歇时间超过15分钟,则另记起止时间。 例如:某日大风实际出现时间是: 1302-1304 1306-1307 1322-1325 1341-1342 1344-1345 则观测簿应记为: 1302-1325 1341-1345 3.观测和记录 (7) 最小能见度的记录规定: 沙尘暴、雾、雪暴以及浮尘,烟幕、霾等现象出现能见度小于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记录加方括号“[ ]”。 每一现象出现时,每天只记录一个最小能见度。 最小能见度是指最小有效水平能见度,以m为单位取整数。 例如: S 1114-1322 1610-1731[700] 3.观测和记录 (8) 雷暴记录:起止时间和开始、终止方向。 起止时间记法: 以该系统第一次闻雷时间为开始时间,最后一次闻雷时间为终止时间。 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 如仅闻雷一声,只记开始时间。 3.观测和记录 方向记法:按八方位记载。 以该系统第一次闻雷的所在方位为开始方向,最后一次闻雷的所在方位为终止方向。 若雷暴始终在一个方位,只记开始方向; 若雷暴经过天顶,要记天顶符号“Z”; 若起止方向之间达到180°或以上时,须按雷暴的行径,在起止方向间加记一个中间方向; 当起止方向不明或多方闻雷而不易判别系统时,则不记方向。 例如: 3.观测和记录 高山站几种特殊情况的记录: ⑴ 记雾时,不记最小能见度。 ⑵ 当云笼罩测站,能见度小于1.0km时,应作为雾记录。 ⑶ 如雾的浓度变化快,能见度时而小于1.0km,时而等于、大于1.0km时,仍可记为雾,但以点线连接。 例如: 710……930 ⑷ 当孤立的云块迅速掠过测站,使能见度变化很快,可不作雾记录。 ⑸ 当积雨云在测站上空时,可能同时出现雷暴、阵雨(阵雪)、毛毛雨、雾、冰雹等多种现象,应照实记录。 3.观测和记录 纪要栏的记载: ⑴ 当某些强度很大的天气现象,在本地范围内造成灾害时,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 调查内容包括:影响的范围、地点、时间、强度变化、方向路径、受灾范围、损害程度等。 ⑵ 气象站附近的江、河、湖、海的泛滥、封冻、解冻情况。 ⑶ 气象站附近的铁路、公路及主要道路因雨淞、沙阻、雪阻或泥泞、翻浆、水淹等影响中断交通时,应进行调查记载。 3.观测和记录 ⑷ 气象站视区内高山积雪的简要描述:山名、雪线高度、起止日期(本月内)等。 ⑸ 降雹时应测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以毫米(mm)为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