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应对地震灾害的主要方式依靠以预防为主、以减少地震发生时受灾害影响程度为辅的方针。 ①掌握城市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 ②合理确定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③建立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确保灾害发生时的疏散和应急救援; ④利用城市道路、绿地公园等,作为阻断火势曼延和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 (2)水患灾害 城市防洪规划中,常采用最高洪水位再现频率这作为防洪标准。如,最高洪水位再现频率是2.0%,即指该水位为50年一遇。 我国城市防洪等级按照城市规模、性质以及市郊农业规模确定。 城市防洪标准(河洪、海潮): 等级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 防洪标准 1 特别重要城市 150万人以上 大于200年 2 重要城市 150—50万人 200—100年 3 中等城市 50—20万人 100—50年 4 一般城镇 《=20万人 50--20年 (3)风灾 热带暴风雨(又称台风、飓风、旋风等),龙卷风等风灾对城市亦可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风灾对城市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对高层建筑的影响,由于风速通常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加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能、稳定性能、外装饰材料的稳固性能等必须经受住瞬时最大风速的考验。 2.城市中的人为灾害 (1)火灾 城市建筑物密集、可燃物多,有时还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一旦火灾发生,很容易蔓延。 科学合理的城市消防规划与坚持不懈的消防监督管理是消除城市火灾隐患的根本。城市规划除在消防站点设置、消防用水系统的保障等方面做出直接的安排外,在危险品储藏、生产用地的布局、防火带的设置、防火建筑的建设等方面亦可以起到降低或消除火灾威胁的作用。 (2)其他常见城市人为灾害 除火灾外,发生在城市中的爆炸、有害有毒物质的外泄、各种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犯罪、电磁辐射等都可以看作是城市中的人为灾害。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普里皮亚季市,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 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3.城市灾害的复合作用 由于城市活动的高度集中,某种灾害的发生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造成更大的破坏。 原生灾害 地震 次生灾害 地震引发火灾、海啸 衍生灾害 瘟疫、饥饿、寒冷 4.城市减灾规划 城市减灾规划作为独立的规划存在。由于城市减灾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城市减灾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其主要内容也应体现在城市规划中。 城市减灾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综合减灾对策: (1)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包括城市用地布局、工程设施建设等硬件的建设以及应急顶案、信息系统、防灾意识普及等软件建设。 (2)规划建设可抵御城市灾害的城市 科学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合理安排用地布局和密度,消除现状中易燃、易爆地区或设施中的安全隐患,设置绿化、广场、宽阔道路等开敞空间等。 (3)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除建设城市防灾、避难应急据点、储备应急能源、饮用水、食物、防寒衣物、药品外,还要确保城市生命线系统在灾害发生时的畅通。 5.城市减灾子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②城市防震规划 ③城市消防规划 ④城市防风灾规划 ⑤城市人民防空规划 6.生命线系统(life line) 1)? 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 2)? 水供应系统 3)? 能源供给系统 4)? 信息情报系统 生命线系统是指在灾害发生时维持人民生命安全及生存环境的工程项目。 水文对城市的影响 (2)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影响城市用地选择,也受城市建设的影响。 (3)城市规划与水文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①保持江河湖泊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护其原始水文特征。 ②确定适当的防洪标淮。 ③提高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和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的比例。 ④利用自然水体组织城市景观。 ⑤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地下水源。 (4)水资源 我国缺水城市40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近50个,60%的城市供水不足。获取优质、充沛水资源的可能性已成为限制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同时会引发地面下沉、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水资源不足,除了通常采用的节约用水、南水北调、流域合理规划等手段外,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