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0 -
《灾害及损失评估》课程设计
关于黄土地区滑坡灾害的影响性研究
作 者:毕 博
班 级:2011260701
学 号:201126070103
指导老师:高德彬
提交时间:2014.06
关于黄土地区滑坡灾害的影响性研究
毕博
(长安大学安全工程系,西安 710016)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 HYPERLINK /view/36813.htm \t _blank 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 HYPERLINK /view/781.htm \t _blank 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 HYPERLINK /view/11293.htm \t _blank 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 HYPERLINK /view/410820.htm \t _blank 自然现象。滑坡常常给工 HYPERLINK /view/16684.htm \t _blank 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HYPERLINK /view/249718.htm \t _blank 灾难。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域是滑坡现象的频发区域,对当地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研究该区域内的滑坡现象的治理防护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滑坡,西北地区,黄土,治理防护
1引言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 HYPERLINK /view/36813.htm \t _blank 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 HYPERLINK /view/781.htm \t _blank 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 HYPERLINK /view/11293.htm \t _blank 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 HYPERLINK /view/410820.htm \t _blank 自然现象。滑坡常常给工 HYPERLINK /view/16684.htm \t _blank 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HYPERLINK /view/249718.htm \t _blank 灾难。滑坡对于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 HYPERLINK /view/731119.htm \t _blank 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 HYPERLINK /subview/14402/5065659.htm \t _blank 森林、 HYPERLINK /view/125492.htm \t _blank 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 HYPERLINK /view/94555.htm \t _blank 灾害;对于城镇,滑坡常常砸埋 HYPERLINK /view/57314.htm \t _blank 房屋,伤亡人畜,毁坏 HYPERLINK /subview/400004htm \t _blank 田地,摧毁 HYPERLINK /view/41742.htm \t _blank 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域是滑坡现象的频发区域,对当地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正确认识黄土滑坡掌握好其勘察、设计和治理方法,对于制定新的防滑治滑措施及提高防滑治滑设计水平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我国黄土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质
2.1我国黄土的分布
我国黄土主要分布于习惯称之为黄土高原区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南与青海等省区,其次在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也有部分分布。以上总面积约为630000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6.6%。中国黄土分布图如图1。[1]
图1 中国黄土分布
2.2黄土的工程性质
黄土具有不同于其他土类的4方面的工程性质,这些性质在不同的工程和环境条件下,在滑坡的形成与演变中或工程边坡的性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1湿陷性
土的湿陷性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黄土具有明显的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及其周边,黄土的湿陷性强烈程度和自重湿陷性高低在平面上具有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减弱,在剖面上则有自新黄土至老黄土沿深度减弱,直至消失的总规律。
2.2.2结构性
由于其特殊的堆积环境和成岩作用过程、颗粒组构的微观结构特点、可溶盐的存在已经赋存形式及基质吸力,黄土试样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随着天然湿度的上升,其结构强度也相应的降低,直至达到饱和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