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 较为全面地、准确地说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德,孔子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道去做,这就是德。 有德之人,必是懂道之人,是行得正走得直的人。 长期以来,德才相对,谓之德才兼备,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同样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 多年的历史教学我对渗透德育教育有了以下的思考一、让学生认识课本中蕴含的美德内容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 如教材中的大禹治水;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 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 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 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 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1、对比法。 一是中外对比如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指出中国在二三千年就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创造了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等;二是古今对比,如讲到封建社会农民对国家的负担有田租、摇役、兵役等项,即使是盛世治世也不能幸免;三是正反对比,我国古代史上有爱国爱民、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败类;有戎马倥偬、艰苦创立的开国之主,也有养尊处优、昏庸荒淫的亡国之君。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憎分明的道德感情。 2、课外配合法。 具体作法是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定期活动,有计划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历史小丛书、参考书中的有关章节给学生阅读;或组织历史故事会,让学生看了书后讲历史故事;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补充.而不能本末倒置、主辅易位。 3、联系引伸法。 一是因事因地联系,如讲汉与西域的关系时,联系班超投笔从戎、弃文就武的故事;讲到春秋五霸时,说明浙江当时属于越国,联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二是纵横联系,如凌晨元朝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说明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依据时,纵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三国孙吴派卫温到台湾,下及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这样不公有于学生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发挥了在古代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1、依附性。 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 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藉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 2、蕴含性。 又可以说是暗示性。 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 3、渐进性。 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 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 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4、多样性。 所谓多样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与觉悟难以完全平衡一致。 5、评判性。 从形式上看,无论是老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干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 或歌或颂或骂或斥,无一例外。 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 四、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有心。 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 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规范与实践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BP85956D_CN_DS_Rev.0.91 规格书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北曲新谱_郑骞.doc VIP
- 1小纸条 高考成语三千 日积月累记练(测试版)001-025 (1).docx
- 《法理学》课件(第五章:法律关系).ppt VIP
- 2025年自习室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与自习室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docx
- 生物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4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