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陷阱
1.引言
习语是各民族在长期语言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固定短语或短句,通常具有隐含意义,翻译相当困难。依照Nida(1997),影响人类沟通的限制因素由两个基本因素组成:没有任何两个人用相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相同的经历;没有任何两个人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符号。
“语言文化特征的研究包孕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牵涉到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征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刘重德,1992)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习语,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
语用等值的概念是语用学在翻译研究中应用的体现。对习语语用意义的等值传递对于深层意义的传达具有很大启示作用。
译者应注意原文使用环境、参与者身份、原文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设法实现语用等值。
2.语用等值
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研究语言的使用,关注语言的使用环境。语用等值是指从文化、情节、意境和文体风格等方面来考察原著,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内容理解与艺术欣赏。
奈达(1999:11)指出,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语用等值可以填补语言和文化的空缺,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有效交流。语用等值是言外之力的等值。既重视语言的功能,又突出了文化的制约作用,从而将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纳入理论视野。
3.英汉习语中的翻译陷阱
3.1 英汉习语的文化比较
3.1.1 生存环境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一度领先世界,而中国是内陆国家,土地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再如,“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汉语中的“斩草除根”、“拔苗助长”等都体现了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差异。
英国的主食是牛奶和面包,如“to earn one’s bread”(赚钱糊口)。而中国人的主食是大米,汉语中有许多与大米和饭相关的习语,如“生米煮成热饭”、“看菜吃饭”等等。
3.1.2 历史文化的差异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这一历史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但英美读者未必理解。美国《时代》周刊曾登载:“Many people borrowed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作者援引了《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高利贷者Shylock作为典故,喻指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
3.1.3 宗教文化的差异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极生悲”等。
英语中有很多词语表达特定宗教意义。如,“End of the world”,表示“伸张正义的时刻”。
再如,《圣经》中有“The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比喻“观其行而知其人”;《论语》中的“温故知新”――温习旧课,可以更好地加深理解。
3.1.4 风俗与心理状态的比较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生活条件以及不同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状态,会对同一事物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或意义。
如,英语用“a black sheep”,汉语则说“害群之马”;再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而汉语中则多为贬义,如:“狗咬吕洞宾”――把好人当成了坏人。
3.2 英汉习语翻译陷阱举例
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Child’s play”常被误译成“儿戏”。在英文中的意思是“非常容易做的事情”,语用意义是“很简单的事情,没什么难度的”,带有一些轻视的态度。而我们汉语的“儿戏”则用来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含有责备的意味。
由于复杂文化背景的制约,习语的译者很容易掉入其陷阱之中。难怪王佐良先生说,“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王佐良,1989)下面是一些翻译陷阱举例。
(1)“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与“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英语出自《伊索寓言》,“Fine feathers don’t make fine birds.”肯定句带有嘲讽意味。意为“华丽诱人的外表并不表示优点或能力”,带有贬意。而汉谚是褒义的,意为外表装饰能带来有利的效果。
(2)“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与“班门弄斧”。英谚意为“竭力想教人干某事,而殊不知他人比自己干得更出色。”汉谚出自柳宗元的《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意为“在行家面前炫耀本领。”
(3)“dog eat dog”不等于“狗咬狗”。英语习语为“无情而野蛮的竞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廉租房、公租房维修项目方案.pdf VIP
- 初次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就中标后经验感想.ppt VIP
- 环境保护概论——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docx VIP
-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docx VIP
- 2025年四川巴中市中考自主招生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8).docx
- 模板周转施工方案(参考样本).docx VIP
- 搬运装卸服务外包安全文明保障方案.docx VIP
- 新型分离技术课件第6章-分子蒸馏.ppt VIP
-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项目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概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