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 ;(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难点:1.??大气的保温作用;
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六)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七)教学课时:
3课时;;A;A;;读下列等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如图是一月份北纬60度附近的气温、气压分布曲线图,回答问题:;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形成一个夹角;
(1)a、b、c各表示什么力?
(2)该图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1、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00、1010 B.1015、1020 C.1010、1015 D.1020、1000
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3、①、②、③、④地,风速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风速大小的比较;三、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高考链接--06年天津文综;2.2《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对气候的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季风环流形成。
四、教学方法:
课件材料引导、教师讲解
五、课时:
2课时; ;复习:; 一、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赤道附近南北纬100之间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副 热 带 高 压 带;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南北纬200 -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降水少;西 风 带;气温0c;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有何影响呢?;降水量mm;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的分布;活动探究:
7月份和1月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别吹什么方向的风?它们的风向和性质有何不同?; 夏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暖湿东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的西南风; 冬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内陆的东北风,它们的风向与7月的风向正好相反。性质干冷;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
的分布
2、季风的形成原因
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地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 ; 对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同纬度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
的分布
2、季风的形成原因
3、气候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2.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一、锋面系统;2、锋面类型及特点;(1)冷锋:;暖气团;;(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 来回摆动的锋;3、锋面对我国的影响;1.? 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比较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气旋与天气;反气旋与天气;;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烈气旋-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烈气旋台风结构示意;;低;; 对台风,利用卫星和雷达监视其强度、方向和速度,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对寒潮,我们目前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缺少有效的防御措施,只有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准备,以减少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