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一、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⒈⒈ 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有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
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想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并根据病证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
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 4 次,连续 3 日。体温在 37.5 ℃
以上者,每 4 小时测一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 2 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
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
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7.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
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畅通,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
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根据病情,给予正确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
发生意外。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标本(如呕吐物、
尿液等)送检。
对诊断未明的腹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位做好终末护理。
⒈⒉ 高热
高热多由于外感六淫、疫疠之毒邪、饮食不节或不洁等所致。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在 39 ℃以上为主证。病位表里均可,临床可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
证。西医学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某些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疾病、部分急性血液病、肿痛性疾病、中暑等引起的高热,均可参照本症护理。
一、按急症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室宜空气流通、光线柔和,避免一切刺激。表虚证不宜吹风;恶寒重者避风保暖;里热重证室温宜偏低。
三、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体石蜡等,乳蛾红肿者可遵医嘱用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吹喉,或用中药液含漱。四、烦躁不安者,可加床栏,防止跌伤。
五、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如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叫多者切忌汗出当风,应及时更换衣被,并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拍背和局部按摩。
六、观察神志、体温、汗出、口渴、皮肤、二便、舌苔、脉象、药效和药物副反应。
如出现下列征象,立即做好应急处理,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1.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脉沉细,阳气欲脱
者。
2.神昏谵语,痉厥等热入心营者。
3.吐血,咯血, □血,便血,溺血,舌质,紫暗或红绛,苔黄燥,脉细数,热入
营血者。
4.高热不退,大吐,大泻,心烦,盗汗,口渴,口干舌裂,无苔少津,脉细欲
绝等亡阴证候者。
七、临证(症)护理:
1.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可遵医嘱针刺合谷、风池、曲池等穴
至微汗出。或给予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腧穴)刮痧,以助退热。
2.壮热、恶热、面赤气粗等里实证者遵医嘱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或针刺十
宣放血,风门穴拔罐等方法降温。
3.高热口渴重,汗出较多时,可给予淡盐水、芦根或石斛煎水代茶饮。兼昏迷
者,可用鼻饲法。
4.静脉输液时,应根据病情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输液反应。
5.高热引起神昏、厥脱、呕血、 □血、尿血、便血等证时,参照各有关章节护理。
八、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流食,忌油腻、煎炸、辛辣等燥热之品。
鼓励患者多引水及饮料,如西瓜汁、梨汁、鲜桔汁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热
久伤阴者,宜食滋阴健肾之品,如银耳、百合
、瘦肉汤等;待热退、舌苔薄白、大便通畅时,可给高营养、细软、易消化食品,如:可选用瘦肉、猪腰、鱼、蛋等少油食品,防止食复。
九、汤剂一般宜温服,表热证应热服;高热有汗烦躁者宜偏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多饮热开水、热汤、热粥,以助汗出,驱邪外出。若汗出不止,应报告医师及时停药,以防虚脱。鼻饲者应在空腹时给药,以利发挥药效。
十、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注意适寒温、调饮食、勿劳倦,以免劳复或食
复。
⒈⒉ 神昏
神昏(昏迷)是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临床表现以神志模糊,不省人事为特征,
是常见急症。多因外感时邪、疫毒,或内热 盛等所致。 病位在心及相关脏腑,辨证分为闭证、脱证。西医学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毒性疾病、暴发性肝炎、脑血管意外、高温中暑等病出现的昏迷,均可参考本病护理。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