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胡适的哲学思想胡军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本讲提纲:;胡适简介:;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国驻美大使至1942年,后移居美国从事学术工作。
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开始作《水经注》考证工作。1946年6月返回,9月就任北大校长。1948年后北平解放前夕,离职往南京。1949年4月由上海乘船到美国,寓居在纽约,1958年4月离美回台北定居。10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1962年去世。;主要著作 ;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贡献大体上说来有如下三项:;胡适留美期间,即在留学生中,积极提倡白话文,白话诗,主张文学改良。
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二卷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八不主义:(一)不用典;(二)不用陈套语;(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五)须讲求文法;(六)不作无病呻吟;(七)不摹仿古人;(八)须言之有物。;在现在看来,这“八不主义”非常平淡,但在当时却成为新文化运动初期掀起狂风巨浪的白话文运动第一炮,胡适也因这一文章而一举闻名,终身显赫。;胡适在白话文方面开了个头,在白话诗创作上也是由他开风气,由他带头。他的白话诗创作的艺术水平并不高,但毕竟带了个头,于是便涌现了徐志摩、俞平伯、康白情、沈尹默、冰心、郭沫若等一批新诗作者。;由于白话文较之文言文更能抒情达意,所以它受到了广大学生青年和知识界的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白话文就迅速地传播开来了,几乎没有遭到反对势力地正面地攻击。
;仅1919年一年之中就有400种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1920年北京教育部终于决定中小学开始使用白话的语文教材。过了几年,曾反对白话文的教育总长章士钊也不得不承认“天下悦胡君之言而响之者众”,“举国趋之若狂”,;他曾痛斥当时青年们“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无旁鹜,笔不暂停,以至酝成今日的‘底它吗呢吧咧’之文变。”
;
这反映了胡适在当时风靡中国的情况。以《胡适文存》为例,初版于1921年,八年之中印行了十二版,四万七千部,1930年又重排第十三版。《尝试集》1920年出版,两年之内,增订四版。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显赫名声,与他在大陆49年之后的沉寂恰成鲜明对比。现在大陆青年知道胡适的并不多,而对他的学术成就,他的为人知道的也就更少了。这有多种原因。;首先当然是49年之后的政治形势。
其次,胡适离开大陆,当然不可能产生任何新 影响,更何况五十年后大陆掀起反胡适批胡适思想改造运动。胡适的儿子胡思杜却也写起了批判胡适的文章,胡适的学生也都在一片批判声中讨生活。
再次,胡适思想也不能与时俱进。
下面讲他的第二和第三个成就。先讲他的方法论,因为有了他的方法论,才有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节:胡适论实验主义方法论;而且在他看来,实际主义若换成实用主义与实验主义是有区别的。实验主义英文是experimentalism。实验主义也可称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
胡适认为实际主义注重实际效果,而实验主义虽然也注重实际效果,但它更能点出这种哲学所最注意的是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试验室里用的方法,所以,实验主义和工具主义是一种方法论。;但是实用主义哲学并不都是把pragmatism视为一种方法论,如詹姆士和英国的席勒,詹姆士把pragmatism应用到宗教经验上面。而席勒则扩展了这个主义的范围。Pragmatism本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在席勒手里竟变成了一个真理论和实在论了。这样,席勒就把这个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humanism)。而杜威派仍旧回归到了皮尔士所用的原意:注意方法论的一面。皮尔士认为,实验的宗旨,不过是要寻一个方法来把我们所有观念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因为他是一个大数学家,逻辑学家,物理学家,这一学术背景使得他十分注重观念意义的明确,他的方法就是实验室态度。;在胡适看来,皮尔士和杜威是大致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注重实验主义的方法。不过杜威的提法更为明确。杜威把这个主义径直称之为工具主义,而不用pragmatism,而称之为 experimentalism或instrumentalism 。
胡适信服杜威的实验主义,对于皮尔士也表赞同,但是对詹姆士却有批评。为什么呢?;因为詹姆士认为一个观念有或没有价值决定于这一观念究竟是有意义或没有意义。但是他不泛论一般观念,而仅仅限于一个观念即上帝的观念。科学家们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从实证主义的立场来看,说上帝存在是拿不出证据的。宗教家们坚信上帝是存在的,但是他们却不能够“拿证据来”。但詹姆士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对此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对于科学家和相信科学的人们,“上帝”这个观念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宗教家们和相信宗教的人们,上帝观念是有意义的。他们相信上帝的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