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防治与外伤急救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驱症状: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 出现体温迅速上升、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 周围循环衰竭 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心律失常、呼吸快浅、手足抽搐、两便失禁; 严重者出现休克、心衰、肺水肿、脑水肿、肝功能衰竭。 热射病 * ppt课件 2、热痉挛(中暑痉挛) 大量出汗后出现突发腹壁及(或)肠平滑肌痉挛性剧痛,肢体痛,以腓肠肌痉挛性痛更明显。 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疼痛呈对称性,发作性,时而加重,时而缓解,病人神志清楚、体温不高。 与严重体内缺钠(大量出汗和饮用低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 ppt课件 3、热衰竭(中暑衰竭) 老年体弱者、儿童及慢性疾病患者,产妇容易发生; 由于体钠、水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引起 主要表现:疲乏、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可有明显的脱水症: ①心动过速 ②低血压 ③直立性晕厥。 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 * ppt课件 中暑的预防 1、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居住环境 2、有慢性疾病者或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暑热季节要改善工作条件, 3、多饮一些含有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 榨菜就开水 4、避免穿一些紧身不透气的服装,最好穿透气的浅色服装。 5、中暑恢复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运动和暴露阳光。 * ppt课件 中暑的现场急救 ——降温治疗 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 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C 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环境 迅速体外降温 呼救120 * ppt课件 体外降温 (1)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有条件的给患者戴电子冰帽进行头部降温,亦可在头颈部放置冰袋,大动脉处放置冰袋。 (2)对无循环虚脱的中暑患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C 水中传导散热降温。 (3)对循环虚脱者,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C 冷水反复擦湿皮肤,或同时用电风扇、空气调节器。 * ppt课件 预后 中暑的病死亡率介于20% ~ 70%之间,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体温升高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与病死率有直接关系,昏迷超过6-8小时或出现DIC者预后差 一般来说,体温恢复正常后,神经功能通常也恢复,但有些患者可留有轻度神经功能紊乱,轻中度肝肾衰竭可以完全恢复,严重肌肉损伤者,中度肌无力可持续数月。 * ppt课件 三、外伤现场急救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 ppt课件 战争离我们并不远 * 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天约有14万 人受到交通事故伤 害造成0.3万人死亡, 1.5万人残疾。 * ppt课件 伤害发生后,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第一目击人采取得当的措施,可能会挽救生命; 四大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 ppt课件 现场急救的处理步骤 迅速对周围环境和伤患情况进行判断 立即呼叫急救系统 进行现场急救 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紧急救护原则:先救命 后治伤 预防传染、避免再度伤害, 争取时间 挽救生命 始终贯穿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 ppt课件 外伤急救处理注重原则 CRASHPLAN 循环系统C 呼吸系统R 腹部A 脊柱S 头颅H 骨盆P 下肢L 动脉A 神经系统N * ppt课件 救治原则 (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二)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三)先救命,后治伤。 * ppt课件 1、止血 (1)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 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 ppt课件 (1)局部加压止血 * ppt课件 注意事项 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 ppt课件 (2)止血带止血 * ppt课件 上肢止血带止血 * ppt课件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 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意事项: ⑴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⑵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⑶ 方法要准确 ⑷ 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⑸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 * ppt课件 (3)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 ppt课件 2、包扎 目的:减少污染,防止继发器官损伤 包扎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等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如相对干净的毛巾、衣服、手绢、床单、被单等。 * ppt课件 头部帽式包扎 * ppt课件 * ppt课件 * ppt课件 肠膨出的处理 * ppt课件 肠膨出的处理 * ppt课件 * * 中暑的防治与外伤急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