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总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常卓越和伟大的民族。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朝,有过强盛无比疆域辽阔的汉朝和元朝,更有灿烂美丽的唐、宋文化 * 中 草 药 许小琴 扬州大学 兽医学院 一、概念 1.药: 2.中草药: 3.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的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和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 (亦指古代“本草”书中记载的用以防治疾病和帮助诊断疾病的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 )。 4.草药:是指民间医生或劳动人民就地采集用来防治疾病的原生药材。 5.中成药:是根据理法方药的应用原则,把经过修制或炮制后的中药饮片组合在一起,经加工制成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 二、主要学习内容: 1.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 2.炮 制 3.性 能 4.应用 :配伍 、禁忌 、剂型 、剂量 、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 1.采集原则 各种中草药由于生长的地区、环境及气候的不同,则不同的药用部分(根、茎、叶、花、果等)在生长的各阶段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药性、功效随之有别。因此,应尽量选择药用部位含有效成分最高的时节采收,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根类(根茎、块根、根皮) 应在深秋或初春 叶类 应在生长全盛时 花类 应在含苞或初放时 果类 应在初成熟或老熟时 种子核仁类 应在完全成熟时 全草 应在盛花时 皮类 应在春末或初麦时 树脂及树胶 应在干燥季节 2.植物类药材的采集时间表 3. 加工 采集的药材,经必要的洗刷、修整后,都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其干燥方法是影响生药质量的又一重要环节。 各类药材的干燥方法: 高温(70~90℃):多汁浆果类、多汁根茎类 中温(50~60℃):皮类、根类、全草类 低温(30~40℃):花类、含挥发性的芳香药类 烘干 晒干:主要适用于皮类、根和根茎类、种子类等 阴干:主要适用于花类、叶类、全草类等 干燥法 4. 贮藏 基本条件是保持干燥、保持凉爽、注意避光。 第二节 炮 制 炮制,又称炮炙或修治,是指生药按照其不同的药性和用药要求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总称。经炮制后的药物成品习惯上称为饮片。 1.消除杂质及无用部分,使药物纯净清洁。 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3.适当地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4.便于制剂和贮藏。 5.改变作用趋向或归经。 6.矫味 目的 1.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等。 2.火制法:如烘、焙、炒、炮、煨、炙、煅等,其目的使药物达到干燥、松脆、焦黄、炭化等,以便于应用和保存。 3.水制法:如洗、泡、浸、漂、渍、水飞等,其目的使药物达到清洁、柔软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等。 4.水火合制法:如蒸、煮、淬、露等。其目的改变原药材性质、形态,便于研碎、保存和服用。 5.其它制法:霜、发酵、发芽等。其目的改变功缓和药物的原有性能,增加新的功效;或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方法 第三节 性 能 中药的性能,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是中药所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一、四气五味(性 味) 1.四气(四性):即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高度概括,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攻下等作用,用于治疗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药,如石膏、薄荷等; 凡具有祛寒、温里、助阳、补气、补血等作用,用于治疗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药,如肉桂、干姜等。 2.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药味与功效间的规律性联系 : 辛:能行能散,即具有发汗、散结、行气、行血、止痛等作用,治疗外感表邪、气血瘀滞。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治疗虚汗外泄、久泻久痢、滑精早泄。 甘:能补能和,即具有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治疗虚证或调和药性。 苦:能泻能燥能降坚阴,治疗热性病、大便燥结、湿盛中满、气逆咳嗽、相火亢盛等病证。 咸:能软能下,即软坚、散结和泻下等作用,多用于大便秘结、痰核、瘰疠、痞块等病证。 3.气与味的相互关系:四气、五味是论述药物性能的主要依据。要掌握中草药的性能,就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