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课 相聚体育沙龙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囊。”说的是生命在于运动,而体育锻炼则是为生命播种希望。事实证明,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的身体作用是多方面、长远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同时还有利于智育的开发。如今,体育已成了一种职业,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为国争光,也是一种很高尚的事业。“篮球王”王治郅与体操明星夏燕飞王治郅18岁进入国家篮球队,成为当今篮坛颇有名气的篮球新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曾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赢得“盖帽王”、“扣篮王”的美誉。王治郅出生在一个篮球世家。父亲王维君原是北京男篮主力中锋,母亲任焕贞,原是北京女篮和国家女篮中锋。他们的儿子王治郅,得益于父母的遗传,生下来就比一般孩子大一号。王治郅从小有灵气,学习成绩好,考进了北京有名的育才小学,不但是全优生,而且喜欢体育,担任班上的体育队长。8岁那年,他已经长到1.52米。当时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业余体校当篮球教练的王维君夫妻经过商量,决定让儿子到业余体校去学打球。小王别提多么高兴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非常自觉,很能吃苦。上学从不迟到,不睡懒觉,还常常催着父亲早点带他去训练。每天训练完,总是先把作业做好,才去玩。长到12岁,他已经长成与其父亲等肩齐眉的大小伙子,他的球艺大增。刚上初中,就已经长到2.06米,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加上他的刻苦训练,成为不可多得的篮球运动的好苗子。1991年12月,他被选拔到了八一青海男篮训练基地深造,从此开始了职业篮球运动的生涯。在打篮球之外,他有不少业余爱好,他爱哼几声流行歌曲,或一个人关在屋里,利用难得的休闲时光,读点英雄、名人的传记等书籍。回到家里,还会忘情地和儿时邻居的小哥们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打上几盘电子游戏机,或把过去保存的变形金刚搬弄出来孩童般地专注地玩一把,细心的父亲还把平时录下的儿子打比赛的电视转播录像拿出来,与他共同研究,改进球艺。 1984年,夏燕飞在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上获得了全能第三名,引起了国际艺术体操赛坛的注目。她成为我国在艺术体操国际比赛中第一次夺得奖牌的运动员。夏燕飞幼年时,身体孱弱,经常吃药打针。爸妈都是干部,知道治病是被动的,加强身体锻练才是主动积极的。于是就带着女儿进行体育锻练。这样一来,她的体质增强了,而且爱上体育运动。她尤其喜爱体操运动,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8岁那年,她踏上体操地毯开始正式的滚翻、旋转、跳跃。1980年,她在桂林参加全国少年业余体校的体操比赛,被北京体院艺术体操教师黄美林选中。12岁时,她长得水灵,体型好,讨人喜爱,可是有的老师认为她不会有多大的发展,说她膝盖不直,腿脚发僵,柔韧性、协调性差。但是,他的教练韩桂兰和钢琴伴奏罗烹祖认为她学习勤奋、自制力强、自觉性是同龄人中少见的,相信她可以练出来。确实,夏燕飞爱好体操,她离不开体操。她针对自己的毛病加强训练,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每天她早起做早操,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到体操馆再流3个小时的汗,晚上自习做作业。天天如此,她都做得那样自觉。训练课上,她从来不让教师操心,默不作声地练习。老师精心指导她,鼓励她,她的水平提高很快。 从1982年开始,她开始在重大比赛中拿名次。她不但以其美的形象一出场就抓住了裁判和观众,并且以她的稳准美的高难动作和编排创新的套路抒写了一首优美的诗,给出一幅绝妙的画,使她成为我国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摔跤王”与冰上凤凰关颖珊王洪强出生于摔跤之家。他的爸爸是中国式摔跤手,曾3次获得过北京市摔跤冠军,他的大哥是北京市摔跤冠军,二哥是全国摔跤冠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王洪强从小就会摔跤。上小学时,只要一下课一放学,他就在操场上跟同学们摔起来,就连高年级学生也不是他的对手,同学们称他“摔跤王”。上六年级时,在一个大雪天,孩子们在街上打滑溜,你碰我,我撞你,王洪强撞着了小亮同学,两个人争吵起来。他一气之下,上去一拽胳膊,下边脚一扫,就把同学摔了个仰面朝天,小亮后脑勺磕在砖头上,鲜血直流。这下他闯了祸。父亲知道后,把他揍了一顿,说,从今天起,以后再不许摔跤。可是,他爱摔跤,他记住了教训,从此再也不敢与同学动手了。他爸爸见他接受了教训,才指点他摔跤的招数。王洪强还跟两个哥哥学习技艺。上初中时他又进了业余体校练摔跤。1980年他考上了北京运动竞技学校。第二年春天,在昆明第一次参加摔跤比赛,他连败两场,被淘汰下来。爸爸哥哥安慰他,说这是头一回,先试试手,明年比赛跟他们见高低。他苦练一年,没想到第二年他又败下阵来。父亲一见他的面儿,知道他没有摔好,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帮助他找原因,教他对策。他憋着一口气回到学校埋头钻研,挥汗苦练。一年之后,在上海决赛中得了第5名,第一次在全国比赛当中取得名次。1984年在全国比赛中,他终于成为68公斤级自由式摔跤全国冠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