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颈椎病临床和影像学诊断刘修.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颈椎病临床和影像学诊断刘修.ppt

2 鉴别瘢痕组织和突出复发 颈椎病术后仍会有许多患者症状未得到彻底改善,最常见的原因是瘢痕组织形成和椎间盘突出复发。 瘢痕组织与椎间盘不易区分,CT、MRI增强扫描可鉴别 瘢痕组织明显强化 其内包绕的神经根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结构 突出的椎间盘或残留的椎间盘多数不强化 在延迟扫描时出现弥漫的强化或环形强化 3 观察邻近节段退变(ASD) 脊柱部分节段融合术后,可增加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加速其退变过程,出现ASD 。颈椎ASD 已成为颈椎病融合内固定术后一个潜在的长期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再次手术。 颈椎病术后X线、CT、MRI等能观察融合椎ASD的表现形式及其严重程度。 五 、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影像科医生仅凭颈椎的影像学改变,不能作出颈椎病的诊断,而只可根据影像学表现作出颈椎退变,椎间盘变性、突出及颈部周围组织受累(如椎管狭窄、脊髓受压、黄韧带肥厚等)等诊断意见。 颈椎病诊断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 谢谢!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椎动脉 3D-TOF MRA 椎动脉变细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1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2 颈椎不稳定 3 颈椎韧带退变 4 椎体骨赘、钩椎关节、椎小关节退变 5 颈椎间盘退变 6 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 7 横突孔及椎动脉异常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颈曲变小、变直、反弓 多采用Borden氏测量法 正常C值7.6~12.2mm 防止军人位、低颏位 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特征(100%)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颈曲变小 变直 反弓 2 颈椎不稳定 主要指下颈椎不稳 颈椎椎前缘、椎后缘及棘突后缘连线连续性中断,台阶征。 下颈椎不稳可测量颈椎水平和角度位移 李家顺等认为国人下颈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水平位移3 mm或角度位移10° 屈伸运动MR,C3椎体移位不稳 3 颈椎韧带退变 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 钙化或骨化影 黄韧带 肥厚或钙化 MRI横断面呈结节型或V字型,T1WI等信号, T2WI低信号 正常黄韧带厚度 颈椎小于1.5mm,胸椎小于2mm,腰椎小于4mm 韧带退变 动态MR 黄韧带的变化 4 颈椎椎体骨赘、钩椎关节、椎小关节退变 椎体骨赘 X线 椎体的前后缘、上下缘呈唇样、刺状或骨桥形成 CT、MRI 椎体后缘的骨赘 椎管狭窄及颈髓受压 椎体前缘的骨赘 食管 食管受压 钩椎关节退变表现为颈椎钩突肥大、变尖增生以及骨赞形成,其钩椎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显示硬化。 CT扫描可观察到钩突增生肥大引起的椎间孔狭窄情况。 左侧钩突肥大 椎小关节退变表现为关节突之关节间隙模糊,关节面欠光滑及骨质增生硬化、关节腔内积气、滑膜囊肿 椎小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腔内积气 5 颈椎间盘退变(变性、突出) 椎间盘变性 (1)髓核改变:可见椎间盘高度变扁;早期 T2WI信号减低, 晚期T2WI呈高信号 (2)纤维环改变:纤维环撕裂T2WI呈高信号。 (3)终板改变:终板退变分为三型 Ⅰ型 终板内裂隙形成、邻近骨髓内富含血管的纤维 组织形成。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Ⅱ型 骨髓内脂肪替代,T1WI和T2WI信号均增高 Ⅲ型 广泛骨质硬化,T1WI和T2WI信号均降低 X线 仅可显示间接征象,表现为颈椎椎间隙变窄。 CT 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内气体影。 MRI 髓核T2WI信号减低 椎间盘突出 CT、MRI表现为退变椎间盘呈局限性软组织块影突出或呈盘状超出椎体边周缘,并可见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 中央型 旁中央型(外侧型) 侧方型(远外侧型) 膨出型 脱出型 前突型 许莫氏结节 按照突出的部位分为: 膨出、脱出及许莫氏结节可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一种特殊类型。 髓核与母体分离,形成游离体小结节,多位于硬膜外间隙,偶尔位于硬膜下 。 前突型并不少见,由于纤维环前侧较厚和前纵韧带较宽关系,这种突出程度并不严重 椎体椎体上、下缘出现半圆形缺损影,X线及CT可见其边缘骨质硬化,T1、T2 MRI信号与椎间盘相似。 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前后受压 MRI、CT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时,MRI可见受累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其内出现斑点状异常信号,提示脊髓水肿、囊性变等。 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向后压迫脊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