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力的研究》省级课题
开题报告
南京市教研室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现状
学习力是一个全人意义上的学习力,包括全脑和身体,认知、情感、动作等诸多方面。学习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学习力包含着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三个方面。而学习能力又包含着学习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情绪控制力、意志力、创造力等学习过程的诸多能力。
《学习力——哈佛大学对学习能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一书中提出: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创造力的枯竭也就是意味生命力的枯竭。因此,哈佛才将帮助学生具备使自己终生受益的学习力当最终目标。
2007年以来,南京市广泛地开始了中小学学习力的研究和实验,学习力的概念已经正在为广大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学习力研究团队已经形成,学习力提升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进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优化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重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使课堂教学更具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赋予了课堂教学一股时代气息。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几乎所有的“公开课”、“录像课”都会用到多媒体。甚至出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霸权现象”。的确,多媒体是我们教学的好帮手,帮我们解决很多教学难点,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是否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学习力能否有效提高,如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力有机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习音乐学习力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目前,很多音乐课中,多媒体成了课堂中的主角!多媒体在现代教学应用中的全盘包办。在2009年玄武区音乐青年教师赛课中,共有三十多位教师参赛,没有一位教师没有用到多媒体,也没有一位教师用到粉笔。由此可见,多媒体“包办”了粉笔、黑板。音乐课上,多媒体忙的不亦乐乎:音频、视频、图片、摄影,应有尽有。多媒体的不当使用使得学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充分保障。看似非常热闹的一节课,实际真正忽视了最重要的,那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有没有在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也有一些教师不用多媒体唯恐显得自己跟不上时代,为用而用,多媒体大多担任的是演示角色,在重难点教学方面根本起不到优化作用。
那么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音乐素养的提升呢?这正是本课题的选题意义所在。
(二)选题意义
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将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选题价值
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小学音乐新课程内容丰富,每册大约有六~八个单元,所涉及的人文主题以及艺术门类多样化:
例如:第六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
⒈ 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选择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增进和拓宽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
⒉ 通过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歌唱《侗家娃娃幸福多》、表演《阿细跳月》等活动,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联系,感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特点,感受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音乐风格的多彩。
⒊ 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金扁担》,了解音乐的音色区别,感受民族音乐特点,热爱民族音乐。
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将使音乐课有声有色,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不仅丰富的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与创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师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而快乐地遨游。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使信息技术的合理科学、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音乐学习中,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习音乐学习力的策略,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二、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学生学习力的提高着重激发学生的动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精神实质。
(二)我国教育人本论所提出的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与要求
我国教育人本论主张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中,人处于最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