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高速公路笹子隧道坍塌事件的真相探究
同济大学 薛松涛 2012-12-6
事故描述
2012 年12 月2 日上午8 点多,距离东京约 120 公里的日本山梨县境内的中央高速公路的笹子隧道发生部分
顶板坍塌,具体位置为北纬35 度37 分7.7 秒,东经138 度47 分42.8 秒(图 1 的地图中间打勾处),往东
京方向的单向隧道(2 车线,总长为4784m ),事故发生在离开面向东京出口1700m 的地方,隧道顶部排列
的长5 米、宽 1.2 米、厚8 -9 厘米的混凝土顶板约 100 块(每块重约 1.2 吨)突然掉下。使得正在行驶3
辆车被埋,其中的2 辆起火,共有9 人死亡,1 人靠自己的力量逃生。图2 ,3 为当时的照片。
在日本的高速公路历史上,这次事件成为死人最多的一次恶劣事件,而且事件的原因不是交通事故,而是
隧道的结构问题。所以有必要从结构方面探讨一下事故原因。
图1 隧道位置
图2 倒塌现场 图3 倒塌现场
图4 运出现场的混凝土顶板
隧道结构
笹子隧道是 1975 年建成,1977 年投入使用的最高法定速度为70 公里的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其结构形式如
图5 所示,顶板由2 枚长5 米、宽1.2 米、厚8-9 厘米的混凝土板组成,2 边由隧道的支座点支撑,中间由
从隧道顶部延伸下来的铁杆固定。用结构专业的话来讲,是 2 快简支梁板来固定的。应该来讲不是一个非
常坚固的方式,但是,在上世纪70 年代,确实是一种流行的方法。
笹子隧道的断面示意图
排气通道 送气通道
高
长度5m
度
顶板
混凝土,厚度9cm, 4.7
送气口
宽度1.2m m
车
道
估计是隧道顶部固定在混
凝土里的锚定螺栓破坏
引起混凝土顶板落
下以后击中车辆
图5 隧道结构以及顶板落下
维护管理
这一段高速公路由中日本高速公路公司负责,而直接的维护工作由其八王子分公司所属的大月保全服务中
心负责,日本警方已经在事故的当天搜查了八王子分公司以及大月保全服务中心,缴获了所有的维
护等相关资料。
对于高速公路的隧道安全检查,有明文规定使用2 种方法,目视检查方法以及打音检查方法。所
谓目视,就是用肉眼观察金属部件有所变化,变色;所谓打音检查就是用锤子敲打金属连接部位,
从声音上判断是否有松弛或别的异常。当然,打音检查的效果比目视检查要好。
这段隧道,而 2000 年以前,使用的是打音检查方法,由于顶板离开隧道顶部有 5m 以上高度,
所以规定检查人员自带扶梯,爬上去使用打音方法进行安全检查。但是非常遗憾,在2000 年以后,
却采用了目视方法。
事故分析
应该来讲,问题出在与隧道顶相连接的锚定螺栓上,如图5,6,7 所示。事故发生前的9 月份对
这一段隧道有过安全检查,结论是安全。有很多媒体以及专家开始质疑对这样的隧道采用目视方
法的可行性,也就是讲,在没有灯光的隧道上部,没有带扶梯,光用手电筒是否可以真正的看清
楚 4m-5m 上面的金属螺栓的变化。9 月份的检查是否符合标准,有否偷工减料行为,警方还在调
查之中。同时对于在2000 年换了检查方法觉得不可思议。
很多人认为和2011 年3 月的大地震有一定的关系。在使用了将近40 年后,和隧道顶端连接的直
径 1.6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CSP1的功能模式分析及亚细胞-中国农业科学.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7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99014.PDF
- 中南大学结构设计大赛任务书.PDF
- 中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PDF
- 中国东部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空间分异及质量评价-生态环境学报.PDF
- 中国东北钙皮菌科Didymiaceae粘菌的分类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PDF
- 中国与非洲近代-现代人类某些颅骨特征的对比及其意义.PDF
- 中国东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地域分异-地理研究.PDF
- 中国东部海域卫星遥感PFSST和现场观测资料的差异.PDF
- 中国亚热带地区20052014年秸秆露天燃烧排放污染物.PDF
- 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与应用试验装置的改进.PDF
- 二次进气系统-MotorserviceInternational.PDF
- 二次分子蒸馏提取与售大蒜油的气质联用分析和比较-食品科学.PDF
- 二次开模工艺过程对聚乳酸及其纳米复合物微孔发泡过程影响.PDF
- 二乙氧基甲烷乙醇丙三醇体系液液平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PDF
- 二氧化硅胶体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研究-激光与红外.PDF
-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小菜蛾饲料配方筛选中的应用-生态学报.PDF
- 二氧化钛微米球形颗粒的制备与研究-中国表面活性剂网.PDF
- 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试验研究-中国公路学报.PDF
- 二氟沙星在乙腈溶液中的激光光解研究-物理化学学报-上海应用物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