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上海金圣化工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网络应答系统: www.j SOMS 热线:700210211919 02 1
序
新试剂的分子设计及合成是分析化学中一个基础性研究领域。二十世纪上半叶化学反应性研究曾是分析化
学发展的核心方向。在北美、西欧、继而在东欧、日本和我国, 曾相继出现过有机分析试剂研究的兴盛期。这方
面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光度分析包括荧光分析领域。随着分析化学仪器进程的深化,传统的光度分析的研究工作已
渐稀少。但在许多部门的例行分析工作中,光度分析由于简便易行且重现性较好,仍在继续采用。这类分析方法毋
需复杂的精密仪器,很适合我国国情,因而在我国其应用面仍相当广泛。这里讲的是传统光度分析方法,未包括诸
如高效液色谱、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分析中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是应用最广的检测器(例如高效液相色谱中
有人估计约占 80%) 。最近收到从荷兰寄来的国际分析化学期刊中,见到固相紫外光度法(Solid Phase Ultraviolet
Absorptiometry)文章,这实际上就是本书中潘先生所称Ion-exchanger Phase Spectrophotometry 。在当今开展的研究
工作方面,光纤传感器(¡ 光极¡ ) 、柱后衍生化光度检测等实际上是光度分析的直接延伸;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
感器中活性物质的合成、色谱柱材料的制备等则是分析试剂合成的发展。可以说,光度分析作为一种基础分析方
法并未从分析实践中消失,分析试剂包括有机分析试剂的研究在分析化学研究中仍构成基础化学内涵的组成部
分。潘先生长期从事有机分析试剂及其在光度分析中应用研究工作,著述甚丰。他还十分重视有关成果的实际应
用, 曾亲自下到仪器厂指导以光度分析为基础的用于快速分析的仪器生产。潘先生的论文著作是有机分析试剂与
光度分析方面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现精选汇集出版,值得庆贺。潘先生嘱写几行话,是为序。
俞汝勤
二零零三年六月
- 1 -
Created with novaPDF Printer (www.novaPDF.com). Please register to remove this message.
上海金圣化工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网络应答系统: www.j SOMS 热线:700210211919 02 1
前言
近二十年来,许多性能优异的有机显色剂相继开发成功,推动了光度分析的快速发展。目前,光度法具有灵敏
度高、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且易于掌握等显著特点,成为我国使用最广的分析方法之一。
本书第一作者从事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三十余载,设计并合成了变色酸偶氮类、三苯甲烷类、安替
比林类、卟啉类、重氮氨基偶氮苯等类试剂共计一百多个,建立了大量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超过
三百篇。这些新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在灵敏度、选择性等方面有很大改进,深受广大分析工作者欢迎,其中一部
分已被列入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了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一作者联合知名学者共同创办了上
海长科试剂研究所,作为有机显色剂的研制和生产基地。本书另外三位作者是第一作者的学生或同事,他(她)们除
担任繁重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外,还长期坚持科学研究,在功能性分析试剂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被SCI 收录十六篇,并获二项国家专利,参与国际食品分析权威杂志-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稿件评审。其它两位作者也是光度分析方面的青年学者,成果甚丰。
一九八一年,第一作者曾主编 《显色剂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该书出版以后,受到普遍欢迎,多次再版。
然而,近二十年间有机分析试剂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应用范围也从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