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子社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王培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学思想横空出世,与儒学思想一
道并称 “显学”。《韩非子 ·显学篇》中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的思想主要见于 《墨
子》全书中。纵观 《墨子》全书,社会思想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占
用了大量篇幅,这些思想充分反映出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的总原则。当今中国社会也处于剧烈的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社会建
设与管理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墨子“十论”分析
出发,结合史料,对墨子社会思想做一些粗浅的探究。探讨墨子社会
思想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有哪些启
示和借鉴作用。
社会发展、制度变迁
任何一种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根源,墨子社会思想
的形成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种变
化首先体现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当时,铁制工具和牛耕技
术已被广泛使用,交通运输和农业灌溉已有所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都达到较高水平,商品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急
剧变化。与之相适应,社会政治制度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
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果,一方面出现新兴的社会
阶级,如地主、小生产劳动者、商人。这些新兴的社会阶级既无显赫
的祖先可以炫耀,又没有世袭的权力可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争
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谋求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奴隶制的解体,
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也遭到破坏。“礼崩乐坏”的情况出
现,使得社会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追求并保护自身的物质
利益成为新兴阶级确立社会价值观的主要目标。这些新兴阶级,特别
是商人,由于经济地位的上升,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在
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生活享受上要求和旧贵族阶级相抗衡,追求平
等和谐,要求 “兼相爱,交相利”,主张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政治混乱、民生维艰
战国初年,社会各种对抗力量相互较量,新兴的地主阶级同没落
的奴隶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社会竞争,主要的诸侯国都已实现了统治
权力的转移,新兴的地主阶级相继取得政权。为了统一天下和掠夺更
多的土地和财富,他们展开了连绵不断的战争,这给人民生产生活带
来极大破坏:“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统治阶级和新兴富贵地主生
活奢侈腐化,追求声色车马,“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
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统治阶级生前声色歌舞,死后还要繁文缛节,
倾府库家财厚葬久丧,时人效仿,形成风俗,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
“圣王既没,天下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以为仁也、义也、
孝子之事也。”于是王公大人有丧,则 “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寝
必多,纹绣必繁,丘陇必巨”;还有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
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总之,战乱频仍、百姓
生活饥寒交迫、社会生活动荡不安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动和大分化,使得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
阶层之间的矛盾既复杂又尖锐,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登台表演,并各自
推出自己的思想家作为代言人,而这些不同色彩的学者和思想家都企
图按照本阶级 (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解释宇宙和社会的发展
变迁,他们各抒己见,彼此争论,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诸子百家,当时
有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法家等学派。再加上
社会上统治阶级的养士之风的兴起,“士”在各诸侯国频繁流动,促
进了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根据墨子自己的记载和数十代学者的论述,可知墨子是下层社会
人士,可能其祖上是贵族出身,但到墨子时候,家庭社会地位就比较
低微了,墨子是通过自身努力而成为 “士”这个社会阶层。但他始终
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传统。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失范给人们的心灵与社会
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淮南子 ·要略》中说:“墨子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丧生而害
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由于他的社会出身,他提出的主张代表民
众的利益,反对贵族世袭统治,主张平等、兼爱、尚贤,要求做到“官
无常贵,民无终贱”,力倡 “节用”“非乐”以发展生产。墨子主张天
子、国君、各级官吏和社会团体要协同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全力解
决国之 “七患”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