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灾难中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征分析
在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微博客被评价为“杀伤力最
强的舆论载体”,其一大特点就是“强烈关注时事”。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
的“公民报道者”,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
微博上发布第一手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同时,网民通过
Follow(跟从)链接形成微博客圈子,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新闻平
台和论坛。[1]
以上这段话很好地概述了微博客在2010年4月14 H发生的玉树地震
中彰显的信息传播特征。
一、信息平台:即时、充分的信息传播彰显实用性和服务性
第一,即时性
这是微博客的最大优势,微博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连接进入,通
过手机终端写作和发布,更新就像操作一条普通手机短信一样方便简单,
大大降低了微博客的技术门槛和知识门槛,缩减了时间成本。在本次地震
灾难中,绝人多数来自灾区的微博客由手机发布。与手机捆绑后真正实现
的随时随地传播,与灾区信息的发布环境和突发事件的突然性、随意性充
分契合,一旦灾害发生,原先的信息博文传播渠道被破坏,外面的媒体无法
及时进入灾区时,灾区里的微博客就承担起第一手信息传播的重耍通道,
并且几乎可以与事实同步进行。博友“逍遥Radio”于4月14日5:50通 过手机发布于新浪微博:“早上5:40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震感明显,
震级不详~好可怕~我从梦中被震醒~心情很压抑~” [2],是最早的地震消息, 仅在地震发生10分钟后,比网络上来自百度贴吧的最早地震信息早6分
钟。
地震中,情况瞬息万变,死伤人数,救援进度,灾区天气,灾区人民生活
保障、需求等,是外界最为关注,也是最易变更的信息。微博客140个字符
的限制,短小精悍的内容设置迎合地震信息传播简要、快捷的要求,避免了
长篇大论的信息冗余,节省了发布时间,使核心信息以最清晰、最快速的方
式呈现,使收看者一目了然。稍微复杂的信息则可以两条或三条随时跟进、
发布。地震将玉树与外界隔离,首批进入灾区的志愿者、媒介人士、当地
居民等亲历者成了可贵的消息来源,不经媒体传统把关人选择,发布于微
博的第一手资料是其最真实的所见所感,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生活化、
故事化、情感化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即时的语录体,更吻合灾难巾不确
定的信息环境和发布者急切的传播需求,事无巨细的“碎碎念”满足灾区
外人们的信息饥渴和焦虑。震后1小时,新浪微博上“青海地震”话题超
过1万条。屮国国际救援队在搜狐微博上发布第一条内容后的36个小时
里,发布上百篇微博,高峰时每隔一分钟就更新,专人“三班倒”不停歇地
更新来自前方队员传回的信息,关注粉丝超过20万。
第二,充分性
微城内容,不受传统媒体时间、版面、时段和媒体自身立场的限制,也
不受新闻写作要求的规范,微博上信息多元充分,能全方位、立体地进行地
震信息传播:祈福祝愿,寻人呼救,灾区见闻,救灾实况……本次地震信息 传播最人的特点是微博信息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身在灾区的微博客用户充 当起公民报道者,用手机拍摄下灾情场景,第一时间发布。隆宝镇灾情的披
露,是微博首先反映了无部队救援的情况。微博的地震信息更多元体现在
关注传统媒体未报道的方血,如闾丘露薇在微博上提醒媒体人要恪守新闻
伦理,避免二次伤害,并对前往灾区报道的媒体人的生命安全状态持续关
注。
传统媒体关注的地震信息,微博客更侧重于细微化,实用性和服务性,
成为灾区救灾的网络实用平台。“缺帐篷”、“缺医疗器械”、“缺药品”、“缺
医务人员”、“缺奶粉”……一条条最及时、最实用的消息,在微博上第一
时间发布。熟悉航空信息的热心网友在微搏上提供不为人熟悉的玉树机场
和航班情况:“现在飞西宁的大部分普通航班都被拦下来了,兰州离西宁只
有3-4小时车程,搭普通航班飞兰州然后包辆车经西宁开往玉树也是个办
法,还便宜(现在从西宁开往玉树的车已经叫价6元/公里)。” [3]
微博地震信息屮,常有灾区缺乏物资、道路天气状况、高原救援的防
护知识等以最高的频率被发布。搜狐负责微博产品的副总裁方刚说:“在
本次新闻传播屮明显感觉到微博的特征:一是通过手机传播信息,比以往
连线、视频、博客等手段更迅速、覆盖更广;二是微博信息短小精悍,适合
多次传播,遇到突发灾情,需发动群众力量时优势很明显。” [4]
二、话语舆论平台Z激发全民参与
微城客作为面向全民的一个社交信息平台,只要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
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地震灾难环境下的传播,是信息的占有而非社会身份
决定了话语权和传播力。微博客鲜明地带有“Web 2.0”时代的特征,是一
方大众创造内容并彼此交换信息的平台,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人人 都是报道者的微博平台,使信息社会由为少数者控制信息的全景社会进入
到一个全民可参与其中的共景社会,人与人之间都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