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生理学循环心脏.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生理学循环心脏.ppt

(2)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持续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 ∴心肌始终保持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节律活动。 意义:保证心脏射血和充盈交替进行。 (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媒介。但心肌细胞的肌质网很不发达,容积较小,贮Ca2+量比骨骼肌少。 ∴心肌细胞收缩所需Ca2+除从终池释放(占80-90%)外,还需由细胞外液Ca2+补充(10-20%),故心肌收缩对[Ca2+]o依赖性较大。 2、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 凡影响CO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以及[Ca2+]o等,都可影响心肌收缩。 三、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一)正常ECG各波和间期的形态和意义 1、定义:将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可记录到心脏兴奋过程中发生电变化的波形。 性质:心动周期中各细胞电活动的综合变化。 标尺(小格): 横格:0.04s 纵格:0.1mv 2、正常心电图 P波——两心房去极化 QRS波——两心室去极化传播的综合波 T波——两心室复极化波 P-R间期——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的时间。 Q-T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所需时间。 S-T段——相当于AP的平台期。 (二)心电图与心肌AP的关系 P波:≈心房肌的AP QRS:≈心室肌AP的0期 S-T段:≈心室肌AP的2期 T波:≈心室肌AP的复极化过程(因先后不一,故T波较宽)。 复习思考题 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瓣膜的状态有何变动?其变动的机制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2.在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中,何部位、何时其压力最高?何部位、何时期压力最低?并说明理由。 3.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原理)。 5.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 说明评定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6.为什么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复习思考题 1.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是什么? 2.说明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自律性的发生机制。 3.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因素,并说明何者是主要影响因素。 5.试述正常兴奋传导的顺序、特点及房室延搁的意义。 6.说明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何意义? 7.简述快、慢反应细胞的异同。 8.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2.浦肯野细胞 (1)蒲肯野细胞:是一种快反应自律细胞(0期去极化以快Na+通道为基础)。 (2)其AP分5期:其形态和离子基础与心室肌细胞AP相似。但根本不同在4期:自动去极化。 (3)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其离子基础主要有二 ①Ik 衰减:复极化(-50mv)时,K+外流逐渐衰减。 ②If 渐强:进行性增强的Na+内流(主要作用)。 允许Na+内流,随时间逐渐↑(时间依从性),但激活缓慢。 复极-60mv开始激活,以后渐强,-100mv完全激活。膜去极化到-50mv时失活关闭。 阻断剂:可被Cs2+阻断。 关键:If通道逐渐被激活,Na+内流逐渐增强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小结 复极化至-60mV时 If 通道递增性激活 3期末Ik通道 递增性失活 4期后1/3期T型Ca2+通道开放 K+递减性外流 Na+递增性内流 Ca2+内流 自动去极达阈电位(-40mV),慢Ca2+ 通道(L型)开放 Ca2+内流↑ 0期去极化,产生AP 注:Ik 失活∶If 激活=6∶1,故4期自动去极If作用不大; 但若在超极化时,4期自动去极If的作用为主要离子流成分。 自我启动 自我发展 自我终止 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复极末,K+ 通道递增性失活 复极至-60mV时If 通道递增性激活 K+递减性外流 Na+递增性内流 自动去极达阈电位,快Na+通道开放 Na+ 再生性内流 0 期去极化→产生AP 当去极化电位至-50mV时→If 通道失活,自动去极化终止 自我启动 自我发展 自我终止 快、慢反应心肌细胞AP的特征比较 指标 快反应AP 慢反应AP AP波形 5个期 3个期 AP幅度 高 低 0期去极速度 快 慢 0期主要离子流 Na+内流 Ca2+内流 通道种类 快、慢通道(以快为主) 只有慢通道 RP大小 -90mv -70mv RP稳定情况 稳定(房、室肌) 不稳定(自律细胞) 不稳定(自律细胞) 通道阻断剂 河豚毒(TTX) M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