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九).docVIP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十九)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②。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②石曼卿《红梅》中有“认桃无缘叶,辨杏有青枝”句。 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菩萨蛮 李 晔①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 注:①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旧唐书·昭宗纪》)②大内:皇帝殿宇。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阕。 答:                                                                          解析:题干明确考查“情景关系”,故思考的方向应为该词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情景之间,无非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再兼顾情感的乐哀和景物描写的乐哀。本词写词人遥望远方之景,长安宫室,双飞之燕,渭水长流,千山迢迢,借景物抒发忧愤之情,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另外,词人心怀国都被破之悲,却眼见双飞之燕快乐飞翔的乐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 答案:①乐景衬哀情。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宫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子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和痛苦。②寓情于景。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戏题牡丹 韩 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①。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注:①经营:指蜂儿于花间盘旋采蜜。 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诗的主体对象是“牡丹”,其他的人(作者)和物(双燕、游蜂)的描写对主体对象起侧面衬托的作用。“双燕”“游蜂”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频频关照、时时拂掠,侧面写出了牡丹花的姿态。尾联就很清楚地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侧面表现牡丹之美。 答案:侧面描写,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清河等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下阕主要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答:                                                                          答案:下阕主要使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下阕一、二句写西湖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光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美感。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和游玩西湖的愉悦之情。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