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1 .docVIP

2019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1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考知识模拟卷11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D.维护君主权威 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 观点 出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达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A.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4、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追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纯厚朴实,但不能没有欲望。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了( ) 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 B.为君之道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 D.百姓适当的利益追求利于君主专制 5、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 ?) 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 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6、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 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 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7、下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8、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 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9、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 10、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王夫之(?? )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11、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谴责中央集权统治 C.主张发展自然经济??????????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 12、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