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法》.doc

  1.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6 《中学历史教学法》讲 义 导 言 一、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学法? 是受到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制约,并立足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应用教育学科。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 1、历史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2、历史教与学方法研究 3、历史教材研究 三、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重要性 四、新一轮我国历史课程改革 理论、观念、教材、教学手段等 ㈠背景 ㈡思路 总的思路:严格遵循2001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深化历史课程改革。 具体的思路 1、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专业化、体系化的学科本位特色,改变基础科目数量过多,基础科目之间缺少沟通和融合的不利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开放性。 3、改变课程内容过于“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㈢目标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⑴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⑵课程要面向每位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⑶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新课程的总目标——全人发展 3、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⑴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⑶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 ⑷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⑸谋求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㈣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1、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突破。 2、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 ⑴识记层次——学生能写出或说出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标准》中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占70% ⑵理解层次——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在《标准》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 ⑶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标准》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 2、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⑴ 基本解除了传统历史学科对中学教学的束缚,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⑵ 基本消除了现行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课程难度。 3、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了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标准》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各种形式的“教学案例”、“教学建议”,倡导新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5、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6、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㈤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 1、传统的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不利于教师创造性行为的开展。如,规定过多、过细、过死;没有考虑到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差异。 2、《标准》比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有三个发展和进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