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选择题限时练(一).docVIP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选择题限时练(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题限时练(一) 1.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解析:选C 材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制下,导致统治者下层对家国的认知出现偏差,一定程度导致地方离心力增强,即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不利于周天子的统治,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分封标准,也没有涉及世卿世禄制度,且根据所学周代血缘政治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强化了贵族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 2.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  ) 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   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 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 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 解析:选D 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和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B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三省六部制度,故C项错误;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故D项正确。 3.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解析:选B 据材料“引水上诉声呷呀”可知是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普遍利用风能,故C项错误;“冀一饱”不能说明富足,故D项错误。 4.《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解析:选A 题干反映了欧洲器皿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使中国瓷器也包括欧洲风格,故A项正确;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意思是说中国瓷器有了欧洲风格,而不是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 5.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王夫之认为“理不先而气不后”,这是对朱熹的天理观的否定,是朴素唯物主义精神的体现,故①错误,②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其主张的实用性,故③错误;材料说明天理必须依据人欲,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6.下表是中国19世纪茶叶销售情况表(单位:万担),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1836~1838年年平均 1894年 内销 165 171 外销 50 215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列强对华倾销加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A 1894年,中国茶叶外销远远超过内销,说明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①正确;仅凭中国茶叶的内外销数据,无法得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结论,故②错误;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③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列强对华掠夺原料,没有涉及对华倾销商品,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7.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的描述体现出当时国人盲目自大的心态,故选C项。 8.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