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 物 化 学;Prolegomena ;生物化学的主要分支
按化学的研究范畴划分
生物无机化学(bioinorganic chemistry)
生物有机化学(bioorganic chemistry)
生物物理化学(biophysical chemistry)
按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划分
动物生物化学(animal biochemistry)
植物生物化学(plant biochemistry)
微生物生物化学(microbe biochemistry)
按研究对象划分
蛋白质化学(protein chemistry)
核酸化学(nucleate chemistry)
其他:糖、脂、生物小分子等;按与生产、生活关系划分
生理生化(physiological biochemistry)
工业生化(industrial biochemistry)
农业生化(agricultural biochemistry)
医药生化(medicinal 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主要研究领域:
蛋白质体系
蛋白质-核酸体系
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三个支柱学科
生物化学
遗传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地位
由学科分支成长为主流前沿
殊途同归的集大成者
生物学科走向统一的前驱;生 化 发 展 简 史;古代生物化学(在化学中萌芽)
19世纪以前
A.L. Lavoiser, “呼吸作用的本质和燃烧是一样的”
C.W. Scheele, 多种生化物质的分离
J.von.Liebig, 新陈代谢(stoff wechsel)
Hoppe Seyler, 1877年,提出“biochemie”
;近代生物化学(由静态走向动态)
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
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
1804,John Dalton 提出原子论
1859,Port Darwin 进化论
1865,Gregor Mendel 遗传定律
1869,D.L.Mendelyeev 元素周期律
;生物化学的发展
1848, Helmhoitz Bernard, 肝脏的生糖功能
1869,J.F. Michel 分离“核素”(核酸)
1897,Bucher ,酵母榨出液可使蔗糖发酵生成乙醇
1902,D.A. Leeven,从核酸中分离胞嘧啶
1904,Knoop ,脂肪酸的?-氧化
1907,E.H. Fischer ,蛋白质的降解与合成
1912,F.G. Hopkins, 确立维生素概念,形成剑桥生物化学学派
;1921,F.G.班廷 和C.H.贝斯特,分离纯胰岛素
1926,J.B. Sumner 分离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
1929,Lohmann Fiske ,ATP的能量功能
1931,Warburg 制得呼吸酶并研究其生物氧化作用
1937,Krebs,三羧酸循环的假说
1950,L.C. Pauling,蛋白质构象(?-helix)
1953,Watson Crick DNA的双螺旋模型
;现代生物化学阶段(分子生物学时代)
20世纪中叶——至今
技术的进步使生物学走向新的时代
1933,Ernst Ruska,电子显微镜
1935,G.C. 海韦希,同位素技术
1940’s,遗传学开始向分子水平迈进
1930’s~1940’s,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巨大进步;生物学各分支向分子水平进军并走向融合
1951,A. L. Hodgkin, 神经兴奋和传导的离子学说
1953,F. Sanger,胰岛素序列测定
1954,S. Benzer,噬菌体基因精细结构分析
1954,M. Calvin,光合作用的CO2固定, Calvin循环
1956,E.W. 萨瑟兰,cAMP,第二信使
1956,F.H.C. Crick, 中心法则
1962,M. W. Nirenberg,遗传密码的发现
1965,邹承鲁、刑其毅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70,H.O. Smith,限制性内切酶
1970,梁栋材等,精度0.25nm的胰岛素结构(1974,达0.18nm);1975, F. Sanger,建立DNA序列分析方法
1980,A. Keluger,DNA与组蛋白的结构;基因工程和基因技术的兴起
1971,P. Berg,DNA体外重组
1973,S.N. Cohen,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1975,美国Asiomar国际会议,制定第一个基因安全准则
1977,H.W. Boyer等,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omatostatin)
1983,?噬菌体DNA全序列
1985,Mulis,聚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