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红软基地.pptVIP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钟红兴 第一节 概论 定义:致病菌侵入泌尿、男生殖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由于解剖上泌尿道与生殖道关系密切,且尿道口与外界相通,两者易同时引起感染或相互传播。 致病菌 最常见的为肠道细菌,60%~80%为大肠杆菌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皮肤和粘膜的细菌是停留在该处的一群微生物,称为正常菌丛,能对致病菌起到抑制平衡作用,这种抑制平衡作用是:①依靠正常菌丛产生的高分子蛋白质,称为细菌素(bacteriocin);②正常菌丛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抑制致病菌的繁殖;③正常菌丛也能摄取致病菌的必需营养,可使细菌毒素降解,失去毒性作用。 绝大多数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都有菌毛,菌毛的尖端为糖被膜,能产生粘附素(adhesin),而粘附素能与尿路粘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这些细菌一旦粘着于尿路粘膜后即可定居、繁殖,终而侵袭组织而引起感染。这也是尿路感染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尿路上皮细胞能分泌粘蛋白,如氨基葡萄糖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皆有抵制细菌的粘附作用。粘蛋白似一层保护屏障,当保护层受到损害,细菌就能粘附于尿路上皮细胞表面而引起感染。 一旦细菌在膀胱形成感染,细菌不能上行进入输尿管开口,除非膀胱输尿管有返流,如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口返流异常;如妊娠时的内分泌因素使输尿管口松弛扩张,才有利于细菌上升繁殖。 以上种种防御功能使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易在泌尿系停留繁殖,故不易引起感染。 诱发感染的因素 梗阻因素如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肿瘤、结石、狭窄、前列腺增生或神经原性疾病,引起尿液滞留,降低尿路及生殖道上皮防御细菌的能力。 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糖尿病、高血压、妊娠、先天免疫缺陷等。 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尿管、造瘘管、膀胱镜检、尿道扩张等,由于无菌观点不严或擦伤粘膜,可引入致病菌诱发感染或使感染扩散。 妇女尿道较短,容易招致上行感染,经期、更年期、性交时更易发生。妊娠期由于内分泌与机械性原因使输尿管的松驰扩张,尿液排出滞缓容易上行感染。尿道口有畸形或附近有感染灶亦为诱发因素。 感染途径 最常见的是上行感染和血行感染。 1.上行感染:常发于妇女新婚期、妊娠期、婴幼儿以及尿路有梗阻者。约一半下尿路感染会导致上尿路感染。致病菌大多为大肠杆菌。 2.血行感染 :从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病灶经血运传播至泌尿生殖系器官。致病菌多为金葡菌。 3.淋巴感染:如肠道的感染灶通过附近淋巴管蔓延至泌尿生殖器官。较少见。 4.直接感染:邻近感染直接蔓延。少见。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上尿路感染:急性、慢性肾盂肾炎,肾多发性脓 肿,肾积脓,肾周脓肿、输尿管炎 下尿路感染:急性、慢性膀胱炎和尿道炎 生殖系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睾丸炎、和附睾 炎和精囊炎 诊断方法 症状典型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必须寻找病灶及其病理基础。 1.尿标本的采取 需严格避免污染。一般采取中段尿、导尿或膀胱穿刺。尿培养采用清洁中段尿或膀胱穿刺。 2.尿液镜检 尿检WBC>5/HP为脓尿,提示尿路感染。 3. 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105/ml为感染,<104/ml为污染,重复。 4.定位检查 区分上、下尿路感染。 5.影像学检查 意义:明确有无解剖畸形、梗阻病变、结石、肿瘤、BPH、膀胱输尿管返流;了解尿流动力学功能、肾功能、残余尿等。 治疗原则 明确感染性质 细菌培养+药敏 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治疗、预后不同 明确血行、上行感染 选择用药 查明有无梗阻因素 加以解除 检查有无诱发因素 加以纠正 测定尿液pH 酸、碱化尿液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持续至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阴性后2周。可联合用药。 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 一、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 急性肾盂肾炎是病菌侵入肾实质和肾盂引起的急性感染。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高数倍。女性在儿童期、新婚期和妊娠期尤易发生。 致病菌多从尿道进入,造成上行感染或可由血行感染。 继发性肾盂肾炎常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滞留的存在。 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克雷白希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及粪链球菌。 病理: 急性肾盂肾炎时肾肿胀及水肿,表面色泽暗淡,切面观肾皮质与髓质的界限不明,可见多数小脓灶;肾盂肾盏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溃疡。显微镜中可见白细胞浸润,伴有出血点,严重时,小管上皮坏死,肾小球则很少有变化。化脓灶愈合时,可形成微小的纤维化瘢痕,吸收后无损于肾功能。严重而广泛者,可使部分肾组织丧失功能。 若致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