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PPT课件.ppt

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刺激肛门后,迷走神经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 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值。 5.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病人测温时,护士须守候在旁或用于托扶体温计以免发生意外。 6.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可碰及他物,以防碰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7.如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服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使汞排泄。 8.肛表、腋表、口表分别清洁消毒。 要点护理 酒精擦浴:治疗碗或面盆内盛25%~30%酒精300~500ml,温度约30℃ 。 温水擦浴 :擦浴水温为27 ~37℃,冷水擦浴水温4℃。还可根据病人体温,配制较病人体温低2? ℃左右的水进行擦浴。 注意: 1.擦浴过程中,观察病人情况,发现病人有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时,应停止进行并通知医师。 2.在腋窝、肘部、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要使湿毛巾停留的时间长一些,促使热蒸发。擦浴时,不用按摩方式,因按摩方式易生热。 3.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沟、腘窝等部位用力可略大,时间可稍长,有利降温。 4.擦浴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 5. 水温不宜过低会引起病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诱发病人发冷甚至寒战。 6.一些发疹性疾病(如麻疹等)发热时,不宜采取冷敷法或擦浴法。 冰袋使用:装冰块于冰袋内约2 / 3,可放在病人前额、头顶部及侧面、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注意: 1局部勿冻伤。 2.及时补充袋内冰块。注意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 3.保持冰袋放置部位正确。 4.冰袋压力不宜太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 5.如为降温,冰袋使用后30分钟需测体温,作好记录。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可取下冰袋。 6.聚乙烯醇冰袋的使用存放于冰箱中,需要时可取用,降温效果达到2小时左右,用后进行消毒,再置于冰箱中4小时,可重复使用。 降温灌肠:可用28~32°C温水或4°C等渗盐水,保留15-30分钟。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疾病学基础》 可编辑 可编辑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发热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1 发热分类及程度判断 2 发热的热型 3 发热病人的护理 4 1 1 1 5 要点护理 发热的定义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发热. 口温:36.3~37.2℃ 37.0℃ 腋温:36.0~37.0 ℃ 36.5℃ 肛温:36.5~37.5℃ 37.3℃ 体温调节中枢 致热源作用﹝原因﹞ 感染 非感染 36 37 38 39 40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发热 生理性发热及病理性发热 妇女月经前期、妊娠期、精神紧张以及剧烈运动,都会出现一些体温升高现象。受情绪影响体温可升高2℃,5公里长跑后体温可达40~41℃,这些均属生理现象。 病理条件下的发热主要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流感、肺炎、伤寒、疟疾等引起的发热。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像中暑、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引起的发热。 发热的分类 ·· 感染热 吸收热 ·反应热 ·药物热 ·脱水热 感染热 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多数的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 。其感染的部位多在切口,但也有在呼吸道及泌尿系等。一般是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 反应热 即输血、输液反应所致的发热。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发热寒战。 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多在手术当天或第2天出现,2—4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一般认为手术反应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及损伤的程度有关,其机理是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代谢亢进,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 吸收热 手术区域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解产物的吸收也可引起发热,即我们说所的“吸收热”。一般无颅内病变及感染症状,常在术后3-5天出现,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