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周    第一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          备课时间:8月29日
一、教学目标
1、回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及研究方法
3、会利用平均速度,逆向思维解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活动: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B、在空气中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不同物体做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是不相同的
2、甲物体受的重力比乙物体受的重力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自由落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1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3、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______或______.
4、一小球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前的最后1s内的位移是总位移的9/25,g取10m/s2,则小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        .
2、典型例题分析
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2、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腿全长的中点.他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       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跳伞员从350m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才打开伞,打开伞以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m/s,求跳伞员自由下落的高度.
4、一个石子从楼顶的边缘自由落下,经1.4s恰好通过某层窗户的上边缘,发现该小球经过该窗户所用的时间为0.1s.求窗户的高度?(g取10m/s2)
3、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
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一个2s内,第二个2s内,第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A
A
B
C
D
a
h
b
4、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训练篇》第4练1、3、4、7、8、9、13
六、教学后记:
第一周   第二课时    专题:追及和相遇问题(一)    备课时间:8月30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1)抓住一个条件,即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追不上等;(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掌握解题思路:
(1)认真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画出示意图.
(2)充分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等数学方法及应用图像求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体运动过程分析
难点:“追及”过程中的临界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活动:
1、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汽车s=3t+,自行车s=6t.若各量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则 (    )
A、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确定自行车和汽车做何运动
C、经过路标后较短的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8篇).pdf VIP
- 国家金融安全.pptx VIP
- 某电厂2×600MW火电机组主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华为人工智能方向HCIA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springboot小型超市商品管理系统docx毕业论文.docx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a卷)(原卷版).docx VIP
- 新任生产副总工作计划.pdf VIP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原卷版)(1).docx VIP
- 国家金融安全.pptx VIP
- 2023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供应清单 .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