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发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

分类——发热程度 低热:37.5℃ ~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低热持续2周以上,则可称之为长期低热 中等热:38.1℃ ~3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1℃ ~41℃,见急性感染;高热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过高热:>41℃,如中暑。 分类——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 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 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 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 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稽留热 间歇热 弛张热 不规则热 发热的分期 1.体温上升: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 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表现为皮肤苍 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畏寒、颤抖。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 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因皮肤血管开始 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表现为皮肤潮 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心率加快。 3.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平,体温趋 于正常。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度增 高,引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汗。 发热原因 一、感染性发热 (1)病毒性感染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病毒感染、猫泛白 细胞减少症、猫冠状病毒感染、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等。 (2)立克次氏体感染猫急性血巴尔通氏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3)寄生虫感染弓形虫病、犬巴贝斯焦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4)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犬莱姆病等。 (5)细菌性感染急性败血症、细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菌痢、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等。 (6)衣原体感染猫衣原体病等。 (7)真菌感染隐球菌感染、念珠菌感染等。 (8)混合感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如细菌与病 毒、寄生虫与细菌等。 发热原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 (1)组织损伤严重创伤、大手术、无菌性坏死、烧伤、放射、化学性炎症 等。 (2)恶性肿瘤?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瘤、肉瘤等。 (3)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药物热、输血和输液反应、血清病、注射异体 蛋白等。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血卟啉病、重度脱水 等。??? (5)中枢神经性疾病脑外伤、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 (6)散热障碍外界气温过高或湿度过大时,可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 碍,或由于广泛性皮炎和广泛性瘢痕组织增生影响散热而形成发热。 发热治疗 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 温水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 温毯 退热药 :肌肉、静脉、口服、外贴退烧贴、 肛塞退热药 体温测量 1.根据病情选择测温部位。 2.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C以下。 3.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4.口腔测温:口表水银端置于病人舌下部位,闭口3分钟,取出。 5.直肠测温:肛表用油剂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分钟取出。 6.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 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取出。 7.检视体温计读数,记录。 8.将水银柱甩至35°C以下,放回消毒液容器中。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刺激肛门后,迷走神经 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可 测直肠温度。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 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值。 5.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病人测温时,护士须守候在旁或用于托扶体温计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