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卷 第4期 应 用 化 学 Vol.33Iss.4
2016年4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Apr.2016
秸秆预处理工艺对秸秆基人造板性能的影响
a,b a,b a a a b a
靳 璇 李 赢 李 新 余志科 张天宇 丁重阳 石 刚
a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江苏 无锡214122;
b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江苏 无锡214122)
摘 要 随着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木材原料的日益减少,利用农作物秸秆代替木材生产复合材料十分
必要。本文以水稻秸秆为原料,以脲醛树脂为粘合剂,通过湿热法、偶联剂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对秸秆表面
进行改性,从而提高了树脂和秸秆之间的结合力,探索了水稻秸秆板的制作工艺。实验表明较好的制备工艺
为:温度150℃,压强15MPa,热压时间8min,树脂胶粉和水的质量比为1∶1,脲醛树脂胶含量为15%(质量分
数),发现秸秆表面预处理采用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偶联剂后,所制得的秸秆板的诸
γ
多性能优于未经预处理及采用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改性后所制的秸秆板。
γ
关键词 秸秆;表面改性;脲醛树脂;偶联剂
中图分类号:O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6)04043006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4.15027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
[13]
达7亿多吨,其中60%~70%为麦秸和水稻秸秆 。长期以来,秸秆利用率低,约90%的秸秆进行直
[46] [710]
接燃烧,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秸秆的高附加值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木材资源日益
紧张,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代替木材制造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秸秆表面有光滑
的高级脂肪族衍生物形成的角质蜡状膜、大量的二氧化硅和一定量的非极性抽提物,这些物质均会对脲
[11]
醛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的渗入和胶合强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成为制约农作物秸秆复合材料产业
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目前工业化生产中主要是通过采用昂贵的高强度胶黏剂(如异氰酸酯胶)来
解决秸秆胶合困难的问题[1214] [15]
,但是同时又带来了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导致产品市场
竞争能力不强,难以打开销路,从而致使农作物秸秆复合材料产业化进展缓慢。
本文通过湿热法、偶联剂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对秸秆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提高脲醛树脂粘合剂和
秸秆之间的结合力,并通过密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强度分析及24h吸水厚度膨胀率(TS)等综合分
析所得秸秆板的性能,得到了较优的处理方法,为秸秆板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本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SFJ400型砂磨、分散、搅拌多
用机(上海现代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WT30002CF型电子天平(常州万泰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电子
数显卡尺0~150mm(广陵数测有限公司);LCE013S型电烤炉(佛山市忠臣电器有限公司);JY24型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科杰仪器厂);KY3201A型压片试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