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脑炎-杨任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症状 意识障碍 53(100%) 外眼肌麻痹 53(100%) 内眼肌麻痹 29(55%) 四肢肌力低下* 26(49%) 面肌麻痹 22(42%) 延髓麻痹 18(34%) 眼睑下垂 18(34%) 神经系阳性体征 共济失调 53(100%) 腱反射减低 16(60%) 感觉异常 22(42%) 异麻 21(40%) 浅感觉减退 8(15%) 深感觉减退 1(2%) Babinski征(+) 20(38%) 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18例 (34%) ODakaM·Neurol Med 2008:69:5-12 Bickerstaff型脑干脑炎 急性病毒性脑干脑炎 肠道病毒71脑干脑炎 EB病毒脑干脑炎 巨细胞病毒脑干脑炎 水痘-带状疱疹脑干脑炎 乙型脑炎脑干脑炎型 副肿瘤综合征性脑干脑炎 可恢复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脑干型 慢性脑干脑炎 Fisher综合征 神经Behcet病 多发性硬化 肠道病毒71脑干脑炎 (Enterovirus 71 brainstem encephalifis EV 71 BE) 概 念 肠道病毒 71 是一种新型肠道病毒,(EV 71)归属细小RNA病毒(picorna virus)科肠道病毒属的RNA病毒,是手足口病的病因之一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有CoXA5、9、10、16,CoXB1、2、3、5及EV71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多发于4岁以下的小儿 全年均可发病,以6~8月为发病高峰 早期症状 起病急,一般前驱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呕吐、腹泻等 继而出现手足口病疱疹: 口腔内散在性小疱疹或溃疡,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较少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 手、足疱疹性皮疹,几个至几十个散在分布于手掌及足蹠等四肢远端皮肤。初为斑丘疹,后渐转为疱疹;经2~4天后疱疹吸收,一般不遗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局部淋巴结肿大 手足口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 多发生于EV71大规模流行时 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炎、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及脑干脑炎等 流行病史: 大规模流行 1975年 东欧保加利亚 1997年 马来西亚 1998年 台湾 EV71BE的发病机制 神经细胞的胞体内往往出现EV71抗原存在,提示EV71与神经系统亲和力较高 从因EV71感染并发肺水肿死亡的小儿尸检发现,自延髓腹侧的中部至尾部均检出EV71抗原;在大脑、小脑齿状核、脑干、脊髓等处均有炎症反应,尤其以脑干与脊髓的病变更显著 Kao SJ,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38:1784-8 EV71BE多数合并休克与肺水肿,但在肺组织与心肌组织中不能检出病毒抗体,因此认为,肺水肿与休克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延髓的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等感染后惹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与副交感系统受抑制,引起心功能减低和血管渗透压增高而产生休克和肺水肿;也有认为是,炎性细胞因子使肺血管渗透压亢进引致血管性水肿 WangSM,et al. J Infect Dis2003;188:564-8 关于EV71的神经源性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对东南亚流行的二种EV71亚型与重症神经合并病例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尚不明。关于宿主方面的因素,很可能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l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的多基因性遗传有关,尚待进一步证实。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