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ppt

3.4认证与访问控制 认证指使用者采用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确实是自己 宣称的某人,网络中的认证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和消息认 证 身份认证可以使通信双方确信对方的身份并交换会话密 钥。 认证的密钥交换中两个重要的问题: 保密性 及时性 消息认证中主要是接收方希望能够保证其接收的消息确 实来自真正的发送方 广播认证是一种特殊的消息认证形式,在广播认证中一 方广播的消息被多方认证 传统的认证是区分不同层次的,网络层的认证就负责网 络层的身份鉴别,业务层的认证就负责业务层的身份鉴 别,两者独立存在。 在物联网中,业务应用与网络通信紧紧地绑在一起,认 证有其特殊性 物联网的业务由运营商提供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层认证的结果而不需要进行业务层的 认证 当业务是敏感业务 需要做业务层的认证 当业务是普通业务 网络认证已经足够,那么就不再需要业务层的认证 在物联网的认证过程中,传感网的认证机制是重要的研 究部分 (1)基于轻量级公钥算法的认证技术 基于RSA公钥算法的TinyPK认证方案 基于身份标识的认证算法 (2)基于预共享密钥的认证技术 SNEP方案中提出两种配置方法: 一、节点之间的共享密钥 二、每个节点和基站之间的共享密钥 (3)基于单向散列函数的认证方法 访问控制是对用户合法使用资源的认证和控制,目前信 息系统的访问控制主要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及其扩展模型 对物联网而言,末端是感知网络,可能是一个感知节点 或一个物体,采用用户角色的形式进行资源的控制显得 不够灵活 (1)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中已呈现 出不相适应的地方 (2)节点不是用户,是各类传感器或其他设备,且种类 繁多 (3)物联网表现的是信息的感知互动过程,而RBAC机制中 一旦用户被指定为某种角色,其可访问资源就相对固定 新的访问控制机制是物联网、也是互联网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 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目前有两个发展方向: 基于密钥策略 基于密文策略 目标是改善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的性能。 3.5 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技术 容侵就是指在网络中存在恶意入侵的情况下,网络仍然能够 正常地运行 现阶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侵技术主要集中于 网络的拓扑容侵 安全路由容侵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容侵机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用性的另一个要求是网络的容错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性指的是当部分节点或链路失效后, 网络能够进行传输数据的恢复或者网络结构自愈,从而尽可 能减小节点或链路失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功能的影响 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网络拓扑中的容错 (2)网络覆盖中的容错 (3)数据检测中的容错机制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容侵框架,该框架包括三个部分: (1)判定恶意节点 (2)发现恶意节点后启动容侵机制 (3)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对恶意节点做出处理决定(排除或 是恢复)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同的入侵情况,可以设计出不同的 容侵机制,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容侵、路由容侵和数 据传输容侵等机制。 3.6决策与控制安全 物联网的数据是一个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一是从感知端采集 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数据的处理,存储在网络的数据 库中;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的挖掘、决策和控制, 实现与物理世界中任何互连物体的互动。 数据采集处理--隐私性等安全问题 决策控制--涉及到另一个安全问题,如可靠性等 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中--侧重对感知端的信息获取, 对决策控制的安全考虑不多 互联网的应用--侧重与信息的获取与挖掘,较少应用对第三 方的控制 而物联网中对物体的控制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 更深入的研究。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传感器节点等信息传感 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 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是完成物体信息的可感、可知、可传和 可控。 从信息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作为一个多网 的异构融合网络,不仅存在与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 网络和因特网同样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有其特殊性 隐私保护问题 异构网络的认证与访问控制问题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等 2.1 物联网安全特征 一、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感知节点呈现多源异构性 感知节点功能简单、携带能量少 感知网络多种多样 二、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 现有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是从人通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