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神经内科新项目:血管造影弹簧圈栓塞.ppt

课件:神经内科新项目:血管造影弹簧圈栓塞.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神经内科新项目:血管造影弹簧圈栓塞.ppt

面临的挑战 脑卒中(strokes/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否是神经内科医生面临的主要疾病? 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能否解决问题? 神经内科医生可否与心内科医生一样成为微创(介入)手术医生?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可编辑 * 可编辑 神经内科 新技术新项目展示 神经介入——脑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方法 主讲人:王伟 神经介入——脑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福音 随着影像检查设备的发展、神经介入治疗材料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日臻完善,治疗卒中的手段逐渐从以往的药物或手术向介入方向转变。因为有了神经介入这项先进的技术,使卒中治疗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与微创,有效降低了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2010年我院神经内科在医院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诊断及治疗。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在科主任李正侠的带领下,共完成各种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手术近200例,介入诊断准确率100%,支架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我院神经内科将以最精湛的技术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服务。目前可进行的诊疗项目:1.脑血管造影;2.支架置入;3.颅内动脉瘤栓塞 脑血管造影:评估脑血循环,观察有无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有无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DSA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其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DSA对脑血管病诊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 适应症: ①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狭窄、闭塞性疾病、动脉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脓肿、囊肿、血肿等。 ③颅脑外致各种脑外血肿。 ④手术后观察脑血伤所管循环状态。 脑血管造影术是检查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使脑血管显影,来了解脑血管本身的形态和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和范围。这项检查对诊断脑血管病具有特殊价值。 需做脑血管造影: ①脑出血病人而有手术抢救指征者,但血肿位置不明确,需要作脑血管造影。 ②脑出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为了明确诊断,以便手术治疗,必须作脑血管造影。 ④脑瘤病人有中风发作,不能与脑出血、脑梗塞鉴别时,也可考虑作脑血管造影以帮助鉴别诊断。 ⑤颈内动脉颈外段病变时,有手术条件者,应进行血管造影。 禁忌症: 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血管内,使其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投影检查技术。通过血管造影可以具体了解血管的形态学变化,如走行、分布、移位、粗细及循环时间的变化等。最终确定病灶是血管本身,还是颅内其他部位病变引起血管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①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②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③造影剂过敏者。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风险: 医疗操作都有一定风险,脑血管造影可在局麻下完成,操作简单,时间短,安全性相对较高。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 全身性并发症一般是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恶心、呕吐、休克及肾功能损害等,因此术前需常规做碘试敏。目前常用的非离子型有机碘水造影剂,具有低毒、低渗度、低黏度等特性,且能很快经过肾脏代谢出来,安全性明显提高。 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梗塞、失明、面瘫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发生率仅为0.6%~1.9%。脑血管造影比较安全,但少数病人在颈部穿刺部位可形成血肿,一般数天后会逐渐消失。 支架置入:改善血管狭窄,保护斑块,预防脑梗死 颈动脉、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积极的“标本兼治”的新方法,可以将脑梗死消灭在萌芽状态。有中风史者,如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常规查颈动脉超声、头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