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的趣味-whjhactive.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語的趣味(八) 孤掌工作室 台灣古代屬於農業社會,農民辛苦工作、靠天吃飯,求的是風調雨順,雨水過與不及都影響到作物的收成。久而久之,有智慧的先民就歸納各種動物的習性或者氣象上面的各種現象來預測一整年或者一段時間的氣候,像虎頭蜂築巢,如果在高處,表示今年的颱風不多,反之則須預防水害。利用氣候現象來預測的更多,大部分到今天還適用,例如: 一、「初一落,初二煞,初三落到月半」。意思就是說,如果初一下雨,一搬來講初二是會放晴的,但是如果接連下到初三,那表示大半個月都會下雨。 二、「未吃五月粽,破裘不願放」。一般而言,四月已是夏天,但是春天才剛過去,有時還有些許涼意,所以長輩都希望年輕人早晚能夠加一件衣服,等五月以後表示冬衣可以收起來了。但是近年來氣溫不斷的升高,到三四月間有時就熱到令人受不了。所以我們可以是情形調整自己的穿衣需求。 三、「白露南,四十日濕」。意思是指廿四節氣之中的「白露」,如果吹起南風表示會下好久的雨。筆者曾經聽人說吹北風,那是不對的,光是看它沒押運就知道是錯的,但是有一些只有一句,沒有上下句之分,那自然談不上押韻,這種類型後面會有介紹。 【南風轉北,王城去一角】 四、「冬至在月尾,欲寒正二月」。又是一個和廿四節氣相關的。可見這些節氣和古早時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在月尾(就是靠近月底的時候),那麼真正要天氣冷下來,必須要等到正月二月的時候。 五、「立夏小滿,雨水相趕」。也是節氣的相關諺語,說的是在立夏和小滿這段期間,雨水不太會間斷。這好像就是梅雨季到了吧!其實從清明開始,雨水就開始來了。君不見古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嗎?這樣的雨從清明一直到五月才告一段落,所以有所謂的“五月沒乾土,六月火燒埔”。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五月份雨水仍然斷斷續續,地上的泥土總是等不到曬乾。不過到目前為止都還算是小雨,經過炎熱的六月天(火燒埔就像西遊記裡的火焰山一樣傳神,顧名思義就是很熱,熱得像火燒一樣)。七月一到差不多就有颱風來犯了。當然也就有大量的雨水。 六、「西北雨落不過田岸」。這就是前面說到的,沒押韻獨自一句的例子,下面介紹到的都是。西北雨總是令人猝不及防,說來就來,但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有長輩戲稱西北雨為「獅豹虎」形容其速度之快,雨勢又大,「雲若到,雨就來」。但是也許路頭的人淋成落湯雞,路尾卻岀大太陽,所以說落不過田岸。 七、「春天後母面」。這句話經常聽人說起,古人用繼母的翻臉如翻書的特性,來形容春天的多變。若說是貼切、傳神,我則認為是不公平的。試想,後母也是人,位和美個後母都一定會喜怒無常,加心理變態呢?筆者個人就看過很慈祥的後母。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春天的天氣仍然不穩定,不可掉以輕心。這就和前面說的「未吃五月粽」相呼應。 【後母快變面】 八、「十二月南風現報」。這句話可以有兩種的用法。第一是說明一個現象,如果十二月天忽然吹南風,那麼很快就要下雨了,趕快找個地方躲雨就沒錯。自古以來好像只有孔明借來東南風沒帶來雨水,否則大概沒辦法燒連環船。第二種用法是作為一句歇後語,「十二月南風--現報」,筆者曾經聽人這樣用,其實就是把這句話拿來引申為「現世報」,如果有人作惡多端,又很快受到報應那麼用這句話來形容就沒錯了。不過只限於對壞人使用。 其實相關的氣象諺語還很多,像「春南夏北無水磨墨」,「三月死魚鰍、六月風拍稻」--- 等等,限於篇幅,只介紹幾個和日常生活較有關連的俗諺,當然希望對我們的生活有幫 助。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