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华南地震-广东地震局.PDF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华南地震-广东地震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 2卷 3期 华 南 地 震 Vo1.12,No. 3 1992年 9月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seD. 1992 一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 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厂 (广东省地震局,广州) 提 要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 历史大震震源医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 (M≥0)震源医大震重复性和大震 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争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 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关键词 闺粤沿海蝗墨 堡彗大震地震恩盟 减震作用超重生 锄 铸 1986年我们在参加编制《中国大陆强震减震区划图》(1987—2037)时,对中国东南沿 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在这一地区已发生过M≥7级地震 的地段,目前不大可能再发生类似强度或更大的地震,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减震 阶段 (图1)。 对于大震重复性,郭增建等定义为两次大震震源体地表投影的重叠”。我们认为这一定 义是过于严谨的,实际上按这个定义,在中国大陆很难找到≥7级地震的重复。我们对中国 大陆公元138—1976年发生的84次M≥7级浅源历史大震中的71次历史地震进行了总 壮[ ,从中发现一些震源在它恢复了以后,重新发生大震时,震源体并没有完全重迭,而是 部份重迭。中国大多数历史大震重复性属于这种类型 例如,1920年 l2月l6日海原8.5 级大地震.这个历史震源前后发生过3次大地震,第一次是1622年l0月25日宁夏固原北 7级地震,相隔29B年海原8.5级大震发生.9天后即1920年l 2月25日在宁夏径源附近 又发生7级大震。这几个震源重迭或部份重迭成为一个震源区。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同样 存在这种类型。 东南沿海地震带地壳下部是一条物质分异的强烈地带,在这个带上喜山期玄武岩浆侵 入与喷发一直持续到全新世 (Q{),近代发生过4次M≥7级地震,即l600年9月29日南 澳 7级地震,l 604年l 2月19日泉州海外8级地震,l605年7月13日琼山文昌间7 级地 震和l 918年2月13日南澳7 级地震。对于这几个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 1)韩增建、事1晕燕苷.大地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1997. *幸丈为 大地震重复性和大震碱震作用 地震基金课题的=级谭g. 丰丈1992年 J月 lO日收到 30 华 南 地 震 12卷 史时期 内是否有大震重复 (M≥7)或减震作用,是本文主要的讨论 问题 。 1 南澳——南澎区 讨论大震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附近平行同旋断裂的减震作用涉及到震中位置的确定。 过去对本区1918年 7 级大震宏观震中位置习惯上定在南澳岛北东海域七星礁附近 (北纬 23。3O,东经 117o13,)[t]。1987年 5月郭增建 、秦保燕和我们到南澳 、南澎实地调查 ,发现 这次强震对南澳造成的破坏 比不上南澎严重。前者破坏的建筑物大多座落在第四纪海积或 残坡积物上,属沙浆土结构,破坏程度较轻。而在南澎,建筑物座落在花岗岩或混合花岗 片麻岩上,属钢筋水泥结构.破坏反而严重。据 《中国沿海灯塔志》记载 : “十三 日下午一时半,本岛发生地震。洋 员” 宿舍、院内围墙 皆已被毁,水池之水悉 为荡空,高灯之塔虽屹然未动.而透镜则损 坏不堪,华员”一宿舍完全倒塌 .火药库、贮 油室亦皆倾塌,低灯之柱脚则已震斜……,塔 之南有-1J,谷,震时地裂 ,涌出一泉副经浚 成井。震后立即重建,于民国九年竣工”。该 志再述 “该岛不时颤动,只见地层外壳尚未 恢复原状,以致该年之内簇新房屋复被震裂, 旧日透镜亦有损伤,十一年复有微震发生.直 到十三年八月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