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城》的男性偏见
作者:李玲
摘要:《围城》在塑造鲍小姐的形象时延续的是传统男权文化既消费女性欲望又鄙视女性欲望的思路;在塑造苏文纨、孙柔嘉等形象时,隐含作者又放任笔下的人物,对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提出种种不公平的指控,并运用作者和叙述者的权威剥夺这些女性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围城》的男性偏见由于与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尤其富有遮蔽性。
关键词:《围城》 女性形象 男性偏见
关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多数的研究都顺着隐含作者的思路,批评她们的人性缺陷。隐含作者、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把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范懿等界定为“围捕”男人的可鄙又可笑的女人,读者、研究者往往也对她们嗤之以鼻。只有倪文尖的《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等少数论文,能敏锐洞悉《围城》的“男性沙文主义”特质,指出这些女性“在男性中心的叙事结构、叙事语态里,被歪曲了、被淹没了、被‘阉割’了”而成为“空洞的能指”,可谓犀利深刻、独具慧眼。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围城》在鲍小姐、苏文纨、孙柔嘉这几位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男性偏见。
一、鲍小姐
按照作者的叙述,鲍小姐的性格一点儿也不可爱。她欲望强健,主动诱惑方鸿渐。既是她主动跟方鸿渐说“方先生,你教我想起我的fiance,你相貌和他像极了”来跟方鸿渐套近乎,又是她主动到方鸿渐的房间来偷情。这说明她没有道德感。她喜怒无常,无缘无故就跟方鸿渐翻脸。这说明她没有逻辑。她毫无幽默感,方鸿渐一跟她打趣,叫她“黑甜”、“朱古力小姐”,她就生气。这说明她精神贫瘠,性格乖张。她婚姻观念十分功利,选择了一个又老又丑又老实的未婚夫,以便于能够出国留学,以便于能够红杏出墙。这说明她庸俗粗鄙。
但是,这样一个看来似乎是一无可取的女性,为什么能够让方鸿渐看都不看苏文纨一眼就去接受诱惑呢?根本原因是方鸿渐自己的欲望在作怪。所以,鲍小姐说他像她的男朋友时,“方鸿渐听了,又害羞,又得意。”鲍小姐借点烟接吻的时候,“方鸿渐那时候心上虽怪鲍小姐行动不检,也觉得兴奋。” 那晚鲍小姐来私会方鸿渐,方鸿渐听清是鲍小姐的脚步声,就“快活的要大叫”。这说明方鸿渐仅仅是勇气不足而已,他在性爱观念上与鲍小姐并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是说,方鸿渐其实还是需要女人的行为不检的。行为不检的性感女郎,不仅符合方鸿渐的欲望,而且还能够补充方鸿渐的勇气不足。“她的所谓主体性是男性的恩准,是男性主体欲望的映射”。 (P476 )“有贼心没贼胆”的书生一贯需要行为不检的性感女郎来帮助他们实现欲望。司马相如需要卓文君主动私奔,张生需要崔莺莺主动投书约他跳墙偷欢。这一点,现代书生方鸿渐与他的汉唐先辈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别。
但是,这一类女性在完成她们帮助男性实现欲望这一任务的时候,常常要受到道德批评。“她不是变心,因为她没有心;只能算日子久了,肉会变味。”这既是方鸿渐对鲍小姐变心行为的否定,同时也是对鲍小姐欲望的否定。鲍小姐是否如叙述者、男性人物所言只有欲望没有心灵呢?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围城》中除了一句“她看方鸿渐是坐二等的,人还过得去,不失为旅行中消遣的伴侣”外,对鲍小姐的心理感受都没有交代。“人还过得去”,到底仅仅是肉的尺度、欲望的尺度呢,还是包含对方鸿渐的整体评价呢,亦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小说中鲍小姐的心理描写基本上是缺失的。读者根本不知道鲍小姐在想什么。一夜情之后,第二夜,她就不理方鸿渐,到底是因为对方鸿渐不满意了,还是因为“要把身心收拾整洁,作为见未婚夫的准备”呢,抑或只是没有理由的喜怒无常呢?文本中由于缺乏对鲍小姐心理逻辑的交代,读者照样不得而知。小说先从男性视角大量铺垫对鲍小姐性感形象的鄙夷,而后仍然从男性视角大量铺写方鸿渐在一夜情中断之后的受挫感,从而让鲍小姐的形象永远定格在“鲍鱼之肆”的臭气 中得不到申辩的机会;而方鸿渐却由于鲍小姐“无言”的主动,既能满足欲望,又能金蝉脱鞘而成为纯粹的受诱惑者、被抛弃者。把富有欲望的女人归为道德不好的一类人,正好可以从侧面把这场“一夜情”所可能产生的道德缺憾都归之于女性,使得男性人物的道德纯洁免受挑战、免受玷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他既不爱鲍小姐又要热衷于消费鲍小姐性感肉体的道德缺憾,从而能够以实际上并不可靠的纯情面目来迎接唐晓芙的出现。对女性的这种道德批评有利于男性对自己进行道德粉饰。
方鸿渐既在欲望层面上等待鲍小姐的诱惑,又在道德人格层面上批评鲍小姐,正是延续了中国传统男性文化既要消费女性欲望又要否定有欲望的女性这一思路。塑造妲己、潘金莲,就是这一类男性文化立场的典型体现。现代男作家老舍塑造虎妞的形象(《骆驼祥子》)、当代男作家曲波塑造蝴蝶迷(《林海雪原》)、古华塑造李国香(《芙蓉镇》)的形象,和钱钟书塑造鲍小姐的形象一样,延续的都是这一类思路。现代作家茅盾在《蚀》三部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