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学薄膜拉开进口替代的序幕.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 年 5 月 9 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中小市值股票 膜材料行业深度报告(二) 光学薄膜拉开进口替代的序幕 强于大市 (首次) 投资要点 中信证券国际研究部  什么是光学薄膜?光学薄膜应用领域相当广泛,液晶显示是最大的需求来 相关研究 源。根据我们的测算,2011 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在 1.5 亿平方米左右, 1. 《膜材料行业深度报告(一)—光伏薄 对偏光片、背光模组光学膜片、保护膜的需求分别达到 450 亿、140 亿和 60 膜,厚积薄发》 2011-06-03 亿元。从市场竞争格局看,产业链各个环节基本均由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企 业所垄断,国产化比例不到 10%。  投资光学薄膜行业的理由:(1)中短期国内液晶电视领域需求潜力巨大。液 晶电视占据全球 LCD 用光学膜片需求的 60% 以上,而中国大陆(含外资企 业)液晶电视总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 47% ,对各种光学膜片的需求潜力巨大。 而国内在光学膜片领域真正形成规模出货的宁波激智新材料公司 2011 年收 入仅 1 亿元左右(市场份额不足 2% ),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巨大;(2 )液晶面 板向大尺寸发展带动需求增长。全球液晶面板的平均尺寸每年维持提升 1-2 英寸的速度,保证光学薄膜行业需求增长将超过液晶电视的整体出货增长。  产业链取得国产化突破,拉开进口替代序幕。从国内光学薄膜行业发展来看, 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无论在最上游 PET 基材、还是中游的光学膜片涂布和 裁切环节,都已有部分企业取得了国产化突破。而根据我们渠道调研了解的 信息,国内光学聚酯薄膜的价格比日本企业同类产品便宜 30%-50%,而光 学膜片价格比 3M 等国外企业亦便宜 20%-40% 。由于行业最下游需求(主要 来自于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在液晶电视价格下滑(降 低生产成本)、本土化就近采购(提升供货速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将正 式拉开行业进口替代的序幕。  中短期更看好光学基膜和下游裁切市场。(1)应用领域更广泛。上游光学基 膜可以用于各种光学膜片,甚至 IMD/IML 膜、ITO 导电膜等多个领域,而 光学膜片裁切企业亦可将产品范围拓展到导光板、扩散板等多个领域;(2 ) 技术发展趋势较为稳定。相较于光学膜片领域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结构的 不断变化,光学基膜和光学裁切行业的技术已经稳定,企业的产品销售和盈 利亦相对稳定。  风险提示:OLED 对 TFT-LCD 的替代风险、液晶电视价格持续下滑带来的 产品价格下滑的压力。  投资建议。鉴于光学薄膜行业产业链进口替代进程加快,我们首次给予该子 行业“强于大势”的评级。 同业比较 – 中国新材料行业 (香港) 收盘价 市盈率 (倍) PEG (倍) 市净率 (倍) 息率 (%) RoE (%) 公司 (港元) 11 12E 13E 11-13E 12E 12E 12E 香港 - 平均 5.5 4.8 3.9 0.4 1.2 5.2 25 海東青 (02228.HK) 3.70 9.5 6.7 5.8 0.3 1.8 4.0 30 三江化工 (02198.HK) 2.23 4.6 4.6 3.3 0.3 1.0 5.9 24 旭光高材 (00067.HK) 1.36 4.8 3.7 3.0 0.2 0.4 6.8 12 東岳集團 (00189.HK) 5.70 4.5 5.0 4.1 0.9 1.6 4.6 36 思嘉集團 (01863.HK) 2.08 4.3 4.0 3.3 0.3 NA 4.7 24 资料来源: 相关公司、彭博、CSI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