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2012 年学术年会通知 全球变化是地球系统整体变化的表现,是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变率上导致的 全球环境异常。因此,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成为人类认识地球的新视野,是解决资 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的新出路。青藏高原集中了岩石圈、水圈、冰冻圈、生物 圈、大气圈这五大圈层,圈层以及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地球系统 变化的特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的深部过程与地表形变,海拔高度和地表变化 对高层大气的影响以及远程环境效应,大气环流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及其多种反馈 等都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明显和集中的体现。 青藏高原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对全球变化具有明显 的响应,这些响应在大气、水文、生物等各种地表过程中得以表现并放大,从而 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2012 年学术年会将关注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影 响,通过组织围绕地表环境变化各类重大研究项目的进展报告、专题讨论等,旨 在进一步拓宽青藏高原地表环境与过程研究的科学思路,提高青藏高原研究的基 础理论水平,深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环境变化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等。 一、会议主题:青藏高原地表圈层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影响 二、会议时间:2012年12月20日—21日(12月19日报到) 三、会议地点:广西北海市海滩大酒店 四、会议组织 1、学术指导委员会 主席: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 委员: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郑 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陈发虎(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宋长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副主任、研究员) 张人禾(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邓 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大会主席 主 席:姚檀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3、大会秘书处 朱立平(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 丁 林(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张镱锂(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陈远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徐柏青(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五、会议日程安排 1、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全天 会议报到 2、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上午 开幕式 大会主题报告 重大项目研究进展报告 2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下午 专题学术讨论 3、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上午 专题学术讨论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下午 专题学术讨论+青年科学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