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亚季风监测简报
East Asian Monsoon Monitoring Bulletin
第3期
(试刊)
2004.10.10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National Climate Centre/CMA
南海夏季风于2003年9月第4候结束
2003年南海夏季风于9月第4候结束,比常年偏早。
今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首先在南海南部建立(图1),6月第1候全面爆发。从季风前沿的推进来看(图2),6月第5候,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南季风前沿推进到江淮流域,并在此区域维持1个月左右,在此期间江淮流域发生了强降水过程。7月下旬,西南季风前沿推进到华北地区。8月中旬季风开始南撤,到9月第4候时,南海季风监测关键区的平均风向已转为东北风,这表明南海夏季风已结束(图1)。9月第5候的850hPa风场显示,南海大部地区已为东北风控制(图3)。
今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为-1.33,属弱南海夏季风年。全国夏季(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图表明(图4),我国的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至黄河之间,其中淮河流域降水比常年偏多5成以上。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华北部分地区以及西北的东南部降水比常年偏少。
主班: 朱艳峰 副班: 江 滢 签发: 翟盘茂
图1 2003年4月第1候至10月第2候南海季风关键区域(10-20oN,110-120oE)逐候纬向风、经向风及假相当位温变化曲线(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候.月;实心点线为θse-335,单位为K ;空心点线为纬向风U,单位为m/s;实线为经向风V,单位为m/s)
图2 2003年4月第1候至10月第2候沿115oE的露点温度(Td)以及假相当位温(θse)的时间-纬度剖面
图3 2003年9月第5候850hPa的矢量风场 (单位:m/s)
图 4 2003年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