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年第 7卷第 3期
中草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
欧阳录明 黄晓敏 吴兴无 张 波 刘汉胜
(湖南郴州医学专科学校 郴州 42300)
提 要 目的:探索有效中草药对白色念珠菌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菌基混合加药法、双倍稀释法体外测定 8
种中草药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效果。结果:生大蒜汁、七叶一枝花有很强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 MIC 分别为
1.0mg/ml 和 1.5mg/ml,抗菌效价为 3.12mg/ml 和 6.25mg/ml;丁香、一口钟其 MIC 均为 2.0mg/ml,抗菌效价均为
12.5mg/ml,表示抗菌作用较强;虎杖、土槿皮、木鳖子抗菌作用较弱,其 MIC 均为 2.5mg/ml,抗菌效价为 50mg/ml。
结论:生大蒜汁、七叶一枝花、丁香、一口钟可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所感染的疾病,但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 中草药 白色念珠菌 MIC 抗菌效价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属于重要的条件致病性 表 1 菌基混合加药法试验结果
真菌。随着抗生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广泛应用, 各抑菌浓度下抑菌圈直径(cm)
中草药
念珠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中草药治疗真菌感染有不少报 40 20 10 5.0 2.5(mg/ml)
道,而有关中草药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因此, 生大蒜汁 2.82 2.31 1.63 9.2 微
我们从大量中草药中选出抗真菌效果较为明显的 8 种,进行 七叶一枝花 1.30 0.96 0.81 微 无
体外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丁香 0.92 0.77 微 无 无
1 实验材料 一口钟 0.84 0.65 微 无 无
1.1 药物 实验用药从郴州市药材公司购置(一口钟为民间 虎杖 0.56 0.40 微 无 无
草药医师提供),并经药剂师鉴定。将各单味药 2g 与 20ml 蒸 土槿皮 0.41 0.30 微 无 无
馏水放置过夜后,常规水煎。紫皮大蒜瓣去皮后,用灭菌水冲 木鳖子 0.40 0.28 微 无 无
洗 5 次,将其捣碎成泥状,无菌榨汁滤过收集生大蒜汁。各药 野菊花 无 无 无 无 无
物浓度均调至 0.2g/ml,PH 为 7.0,68.95Kpa 15min 灭菌备用 成 10ml/管,灭菌后冷至 45℃,每管分别加入所需用量药液使
(生大蒜汁除外)。 其成不同浓度(2500,2000,1500,1000,500μg/ml)。混合后将
1.2 菌种 6 株白色念珠菌分离于市一医院临床血液、脓 其倾入 6cm 灭菌平皿内,凝固后于平板上注明药名及其浓度。
汁、白带标本中;经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对 以下加药物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平板作对照。用标准接种环取
小白鼠致病试验而鉴定。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10231) 1 环受试菌液(106cfu/ml)划线接种于平板内,37℃温箱培养
自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室购得。将标准菌株划线 48h,以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