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对中年妇女焦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58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九期,51~65頁(2010.5) 瑜珈對中年婦女焦慮、憂鬱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PAGE 59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九期,51~65頁(2010.5) 瑜珈對中年婦女焦慮、憂鬱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PAGE 1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六期,1~17頁(2007.5) 棒球場選手使用空間用後評估及態勢分析之研究 -以中華職棒聯盟選手為例 主要聯絡人:陳志成 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32號(體育室) 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體育學科 電話:0226212121#1713、0935236441 瑜珈對中年婦女焦慮、憂鬱及生活品質的影響 張淑玲 僑光科技大學體育室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瑜珈運動的介入對中年婦女焦慮、憂鬱及生活品質方面之影響。本研究採取實驗法,以身心健康正常,未從事任何運動訓練的中年婦女40名為受試對象,以隨機區分為瑜珈組與對照組,每組20名進行實驗研究,為期共十二週。對照組(平均年齡42.75±4.87歲,平均身高156.14±3.90公分,平均體重53.66±4.97公斤)不做任何運動,瑜珈組(平均年齡43.85±7.51歲,平均身高157.03±5.12公分,平均體重53.11±9.16公斤)實施每週兩次,每次70分鐘瑜珈運動。實驗前後請各組受試者於安靜狀態下,接受自評焦慮量表與自評憂鬱量表、貝克憂鬱量表(BDI-II,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以及生活品質量表(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為測量工具。結果發現:(一)瑜珈組的自評焦慮量表及自評憂鬱量表實驗期間明顯降低;貝克憂鬱量表指數實驗期間亦明顯降低。(二)瑜珈組的生活品質除社會關係以及外在環境等並無明顯的變化外,生理健康、心理與個人信念、生活品質總分以及綜合自我評估等指數,實驗期間明顯提高。 關鍵詞:瑜珈、中年婦女、焦慮、憂鬱、生活品質 張淑玲 僑光科技大學體育室 HYPERLINK mailto:shelly7@.tw shelly7@.tw 0912-600446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中國人有句話說:「人到中年百事哀」,反映出很多人不能適應中年期這個人生階段,常作出負面的反應;因而被描繪為有「中年危機」的一群。 黃政嘉(2009)指出:人到中年,健康狀況開始出現變化,若關切過度,勢將引起嚴重的焦慮與恐慌。此時的婦女,經濟若沒有足夠的保障,上一代長輩的照顧又日益吃重,再加上停經產生的身體不適,身心確是負荷極重。憂鬱,可能就這樣悄悄降臨。 吳佳璇(2003)指出性別是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中極為重要的議題。以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疾病憂鬱症為例,世界各國男女盛行率均呈現女多於男之趨勢。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所進行的跨國基層醫療心理衛生狀況的調查顯示:女性憂鬱症盛行率為男性的 1.89倍,合併其他精神疾患的共病問題,亦較男性普遍。若將焦慮等非精神病性的精神疾患一起納入,統籌稱為常見精神疾患(common mental disorders, CMD),其社區盛行率之高,造成失能之劇,勢將是公共衛生的一大挑戰。 江界山(1999)研究發現,近年來有些人為了能夠有效地降低生活步調所產生的壓力,利用瑜珈(yoga)做為調劑個人身心健康、發展社交圈、增進個人體適能、紓解工作壓力,以創造出個人較佳的生活品質。劉美珠(1990)指出瑜珈是透過身體操作的一項整合運動,探討瑜珈利用體位法呼吸訓練、意識冥想等的引導達到身心整合與心靈純淨的目的,因此瑜珈被認為是一門研究身心合一的科學,同時定位在身心學(somatics)領域範圍內。而李德仁(1995)和劉美珠(1990)指出十二週的伸展訓練可增加關節活動角度,並有穩定自律神經減低壓力及消除緊張、安定心靈與情緒的功能。藉由瑜珈運動增加身體健康的信心,促進心情愉快與滿足,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助益。Berger 和Owen(1988)研究大學體育課程中,游泳、體適能、哈達瑜珈及擊劍等四項活動對焦慮、壓力與情緒增進的效果,結果發現焦慮及壓力的降低情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