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製近紅外光譜儀應用於水果糖度之非破壞性檢測
陳志文
國家實驗研究院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chihwenchen@itrc.org.tw
摘要
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儀科中心)開發完成一款近紅外光譜儀,此近紅外光譜儀採用 InGaAs
線型感測器作為偵測器,分光系統架構以 Flat-Field concave grating 作為設計基礎,具有結構簡
單,元件數較少,無移動光學元件,掃描速度快等特色。近紅外光譜儀不同於遠紅外光譜儀,是屬於
一種間接測量技術,需要依靠化學計量學分析所建立之數學校正模型作為未來預測樣品之基礎,而校
正模型的準確度與近紅外光譜儀的光譜穩定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在高級消費市場上,單價較高
的水果甚至被要求標註其糖度值,以保障消費者能輕易的選購高品質水果。抽樣性的水果糖度的破壞
性檢測已經無法滿足富裕社會對高品質水果的需求,繼之而起的是利用高科技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技
術,可以作快速的水果糖度非破壞性檢測。同時,也可以製作成可攜式的糖度檢測裝置,在水果的成
長過程中隨時監測果實內部成份的變化,適時提供果實的合適採收日期,為科技農業提供可靠的科學
依據。
關鍵字:近紅外、光譜儀、糖度、非破壞性檢測
壹、前言
早期近紅外光譜分析由於儀器性能欠佳及吸收峰帶相互重疊不易判讀,沉寂一段時日,一直到
在農產品[1]分析獲得成效之後,才逐漸受到世人重視。更由於近 10年來電腦技術不斷進步以及新的統
計分析方法問世,進而逐漸擴展至一般工業領域,如高分子、石化[2] 、製藥等等。
近紅外光譜分析應用於水果甜度的檢測,其檢測方式是透過鏡頭或光纖來收集水果樣品經過反射
的近紅外光,由近紅外感測器偵測到近紅外光輻射量,經電子訊號處理後,得到水果樣品之近紅外光
譜,再經由數值計算後得到水果樣品之吸收光譜,最後進行化學計量學分析以建立校正模型,並以此
校正模型來預測水果內部糖度的含量。藉著比對樣品近紅外吸收光譜來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所以可
以視為自動光學檢測(AOI)的一種。近紅外光譜分析是比對個別物件所帶有的近紅外吸收光譜訊息,
不同於 AOI廣泛應用之面板檢測如輝度及色度檢測,是在可見光範圍內,近紅外光譜ㄧ般是指電磁波
波長介於 800nm ~ 2500nm ,位於可見光與中紅外光之間。
由於近紅外光譜儀分析技術是屬於一種間接測量方式,需要經過化學計量學分析以建立校正模
型,再以此校正模型進行預測。預測準確與否取決於校正模型能否提供準確的關聯性,而這又與參與
校正模型建立之光譜資料的穩定性有極大的關係。可以說,近紅外光譜儀的光譜穩定性直接影響到近
紅外光譜分析的成敗,本文中針對儀科中心自製的近紅外光譜儀進行光譜穩定性測試,測試項目包括
光譜輻射強度重複性、波長重複性與波長準確性等,測試結果將在研究成果項目中作說明。最後,以
當季水果作為樣品,進行近紅外光譜量測,分析結果顯示可以有效預測水果內部的糖度值。
貳、研究方法
ㄧ、近紅外光譜分析原理
近紅外光譜分析之原理主要在於當光源(一般以鹵素鎢絲燈為主)照射到樣品時,樣品內之官能基
如 C-H、O-H、N-H 等會吸收特定波長能量,使得近紅外光譜之吸收率會隨著不同之官能基種類及濃度
而呈現明顯的不同。藉由不同之樣品吸收光譜再反推樣品內化合物之種類及含量,以達到定性及定量
分析的目的。
1
近紅外光譜在作定量分析時遵從畢耳定律(Beer’s law)。以方程式表示如下
T = I /I = 10-αt c (1)
1 0
其中
T :穿透率
I1 : 光束通過物質後的強度
I0 : 入射光束的強度
α : 吸收係數
t : 物質厚度
c : 物質濃度
定義物質的吸收率為
A = - logT = log(1/T) = - l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