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特征分析.pdf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特征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 第二期 WESTRN RESOURCES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地热地质条件特征分析 1,2 1 3 马占雄 李 明 史岳寅 1.内蒙古自治地质调查院 呼和浩特 010020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 430074 3.乌海市华威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乌海 016000 摘要: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的热储层主要分布于天环拗陷的侏罗系、白垩系砂岩层状含水岩系和断层带脉状含水 岩系。本文结合典型石油、煤田勘探孔及水文钻孔等,重点分析研究了两类热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热储的盖 层、地热通道和热源。 关键词:白土井地区;层状热储;断层脉状热储 1.地质特征 2.1.1侏罗系、白垩系热储层 1.1地层 (1)热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隶属于华北地层大区,鄂尔多 这两个时代热储层主要分布于白土井——华阳公司一 斯地层区,地表全部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按区内钻孔揭露 带分布面积约1500km ,推测主要是局部地段深部的热水沿2 地层由老至新发育有: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三 断裂(10、12、13、14号断层)上升而形成热异常带。其中白 叠系(T)、侏罗系(J)、白垩系(K)、古近系(E)和第四系(Qh)。 垩系热储层顶板埋深为40m~320m,底板埋深自西部300m 1.2构造 向东增大至1200m,热储层厚度为190m~700m;侏罗系热 白土井地区隶属华北地台一级构造单元,二级构造单 储层顶板埋深为357m~1200m,底板埋深自西部的700m向 元为鄂尔多斯西缘坳陷,三级构造单元为天环向斜。由白 东增大至1900m,热储层厚度为50m~150m。 垩系构成,其西以磴口—平凉断裂带与西缘逆冲断裂带相 (2)地温场特征 邻,东与伊陕斜坡过渡,北抵伊盟隆起,向斜轴部位于伊克 a.地温场平面分布特征 乌素——布隆庙——鄂托克前旗——盐池——环县一线, 依据600m地温等值线图分析,600m地温等值线自北 呈南北向展布。东翼长而平缓,西翼短而陡,两翼不对称。 ℃ 向南温度变低,合参1井600m地温为60 ,向南至华阳公 白土井地区为一西高东低,近南北向延伸的古生界潜伏隆 ℃ 司一带变28 。 起带,西与银川地堑以西正断层接界,东翼向盆地内部天环 b.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 向斜倾没。该区位于天环凹陷的西翼,区内断裂发育,由一 根据北部的合参1井、东南部的ZK28号孔及西部的5 系列与断层伴生的成排成带分布的长轴背斜和单斜断块组 个煤田孔(ZK2301、ZK3201、ZK3601、ZK4001、ZK4005)的测 成西窄东宽的不对称复背斜带,轴部偏西,主断层和多数次 温资料推测,对侏罗系、白垩系热储层而言,本区存在一个 级断层均为东倾逆断层,断块向西逆冲,向东错落,组成西 南北向分布的地热异常带,合参1井施工到609m时的地温 仰东伏的迭瓦状构造。 达600℃。地温梯度最高达8.20℃/100m。ZK28号孔及5个 2.地热地质条件 煤田孔的地温梯度2.4~3.20℃/100m,在正常范围内,但其 区内的热储层主要分布于天环拗陷的侏罗系、白垩系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