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巴导弹危机中,导弹公然摆放在战舰上 u-2高空侦察机拍摄出的古巴一个装备就绪的导弹基地。这张照片本身就是摄影史的奇迹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就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 柏林墙大事记 那一年的《时代周刊》封面 1962年8月13日凌晨,在铁丝网网成的柏林墙即将封闭的一瞬间,一个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跳跃铁丝网,投奔西德一方。 ????????????????????????????????????????????????????????????????著名的‘死窗户“ (1961) 美苏争霸三阶段 阶段 时间 特点 表现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60年代 互有攻守,优势在美国 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攻美守 苏出兵阿富汗;越南战争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苏联经济实力上升,提出“全球攻势战略”,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亚、非洲、拉美 美国经济实力增长趋缓,深陷越战,转向战略收缩 美苏争霸三阶段 阶段 时间 特点 表现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60年代 互有攻守,优势在美国 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攻美守 苏出兵阿富汗;越南战争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攻苏守 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 戈尔巴乔夫 1983年3月23日晚,里根发表“战略防御倡议”的演说 “星球大战”计划构想图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美国 政策 原因 苏联 政策 原因 美苏争霸时期美、苏各自对中国的政策: 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期 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末 80年代 孤立、反对中国 同中国实现 关系正常化 与中国关系 时好时坏 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 大感到恐惧不安 争霸中处于守势, 对外战略进行了 重大调整 仍没有放弃 霸权政策 推行霸权主义政 策,苏中关系恶化 对中国军事威胁, 酿成边境武装冲突, 苏中关系严重恶化 同中国改善关系 双方意识形态方面 的分歧和苏联企图 控制中国 对外扩张 全面收缩 国家 政策 阶段 时间 原因 四、美苏冷战结束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 2、1990年10月3日,德国的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两德边界和柏林墙之后,一些年轻人在柏林墙头跳舞。 1990,两德合并后进入联邦德国的大批市民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一对被柏林墙隔绝三十年的孪生兄弟终于见面。哥哥彼得回忆见面时的激动的心情: 我心中大叫,朝我走来的那个男人不就是我天天在镜子里看到的人吗?! 3、1991年6到7月,经互会和华沙组织相继解散 4、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后发表了12分钟电视讲话:“我曾经坚定地赞成保持联盟国家,保持国家完整。最近发生的事件却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国家分裂解体已成为现实,我不能同意发生这一情况......” 五、美苏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消极影响: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2)使西欧受控于美国、东欧受控于苏联 (3)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积极影响: (1)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