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取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4 · 中医教育ECM 2014年01月,33(1) 薄氏腹针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取穴 刘云霞 杨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700) 关键词:腹针;教学;取穴 中图分类号:G642.41 doi:10.3969/j.issn.1003-305X.2014.01.280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近30年的研究创 腹壁浅层,传统经脉系统位于腹壁中层,八廓系统位 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治 于腹壁深层。位于浅层的全息系统,将全身躯干、四 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疗法。由于腹针具有安全、无 肢各部位与腹部不同穴位相对应,形成了人体位于 [1] 痛、快捷、高效的特点,且临床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腹部的全息图,薄智云教授将其命名为“神龟图”。 近年来逐渐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学习腹针 针刺腹部穴位时,即可治疗其相对应人体部位的疾 的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多。但腹针对于穴位 病。例如,在神龟图上,中脘穴代表头面部、滑肉门 的认识有别于传统针灸,很多学生在腹针取穴方法 代表肩部,针刺中脘可治疗头痛、面瘫等头面部疾 上产生了很多问题,笔者从事腹针临床及教学多年, 病,针刺滑肉门可治疗肩周炎等疾病。若穴位标定 现将体会与经验总结如下。 不当,针刺效果必定受到很大影响。 1 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 在腹针中任何穴位都是已知的定位点而绝不是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任意点,因此特别强调取穴的准确性,以毫米为单位 它既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又是疾病的反应点。腧,又 来确定其定位,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来形容取穴 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意为“土 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可见取穴准确在腹针治疗中的 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铜人腧穴针灸图 重要性。而多数学生在学习腹针时,容易受传统针 经》将其通称为“腧穴”,《针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灸的影响,准确取穴往往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 传统针灸对穴位的认识是建立在“经络是运行 在临床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强调取穴准确的 气血的通道”基础上,因此强调取穴时“宁失其穴,勿 重要性。 失其经”或“离穴不离经”,对于取穴要求相对宽松。 2 腹针疗法取穴方法 而腹针疗法将腹壁分为了3层,腹部全息系统位于 腹针以神阙穴作为中心点,以任脉为纵坐标轴, 刘云霞,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突破经络腧穴学教学的重 内科学实践教学应用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 点、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针灸基 (10):2013-2014 础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进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 [3] 言枫.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抛锚式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 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9):82-83 础。 [4] 刘萍,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2005 (2):9-11 参考文献: [1] 毛荣,王琪,刘晨.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 (收稿日期:2013-05-20) 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1):3-5 [2] 易斌,贾燕,沈守荣,等.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 以神阙为中心做与任脉垂直的水平线为横坐标轴。 处即为相应的任脉穴位。当腹白线就在正中线上 以中庭到神阙定为8寸,神阙到曲骨定为5寸,神阙 时,任脉的穴位按照比例在腹部正中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