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儿内科医疗纠纷案例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庭上,儿童医院称,患儿在他们那儿住院之前,曾得过两次肺炎、三次住院并且经常腹泻,淋巴结呈颗粒样, 医院为他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和治疗,并组织了两次疑难性会诊和专家会诊。 考虑到肺真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医院采取了抗真菌联合抗结核药品的治疗,治疗方法正确。 患儿死于浓毒血症,与医院的诊疗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 法院审理过程中,西城区和北京市两级医学会均作了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不属于医疗事故。 患儿家属又申请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结论认为,患儿家长在诊疗过程中未能完全配合医院的治疗,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此外,虽然儿童医院在完善检查、告知方面符合医疗规范, 但在病理学诊断的院外会诊、讨论方面存在一定的医疗缺陷,对患儿肺真菌病的诊断病理学依据不足。 在会诊时,其他几家医院与儿童医院存在意见差异, 市医学会鉴定专家分析认为: 医方为患儿输液过程中擅自离开现场,未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情况时, 未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违反了诊疗常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根据尸检病理报告,患儿的死亡原因:病变侵犯延脑、桥脑呼吸循环中枢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其死亡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因果关系,患儿的死亡主要是因病变严重侵犯延脑、桥脑重要生命中枢所致, 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结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案例17、用药过量、患儿死亡。 患儿女,6个月,因“婴儿痉挛症”、轻度异常睡眠脑电图,于2006年5月17日到某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 医生开具了鲁米那15mg×30片,30mg每日一次口服,5月30日又到该院门诊,医生又开具了鲁米那15mg×30片,15mg 每日两次口服, 6月4日复诊,诊断:“上感、过敏性荨麻疹,营养性贫血,”对症处理。 6月6日去该院门诊,医生又给开具了鲁米那15mg×60片,用法不明。 6月14日复诊,诊断:“上感、过敏性皮疹,”对症处理。 6月15日因发热、皮疹12天,加重一天, 入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败血症、鲁米那药物中毒、婴儿痉挛症。” 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 于2006年6月18日15时30分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药物性皮炎、继发性肝损害、低蛋白血症。” 2006年6月23日出院,次日死亡。 市医学会鉴定专家分析认为: 医方首诊正确,用鲁米那治疗及用量符合治疗常规。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 符合“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与患儿特异体质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患儿出现“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后, 医方未及时停用鲁米那,违反了药物使用说明规定,存在医疗过失行为。 根据尸检病理报告,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患儿死亡原因是多脏器损害合并肺部感染、中断治疗等多种因素所致, 其死亡与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有因果关系。患儿的原发病、特异体质、肺部感染及中断治疗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结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案例18、用药错误 某患儿女,5岁,因腹泻、呕吐2天,于2006年12月25日到某村卫生室就诊。查体T:37.8℃, 诊断:消化不良,肠炎?给予输液治疗,处方:5%GS200ml,丁胺卡那150mg,病毒唑0.1g,654-2注射液1mg,NS10ml;5%GS 200ml,5%SB20 ml, 10%KCL2 ml。2006年12月26日给予肌肉注射治疗,处方:小诺霉素30 mg,654-2注射液1mg,爱茂尔1/3支。 12月27日早上出现血尿、便血。12月29日处方:口服整肠生1/2丸,一日三次,小儿消食片2片,一日三次,必奇1/2包,一日三次; 菌必治0.5g,利多卡因1ml,维生素K15mg肌肉注射。12月30日到某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生建议转上级医院,当日下午到市人民医院。 诊断:“溶血尿毒综合征。”2007年1月2日转济南军区总医院,诊断:“溶血尿毒综合征。”2007年1月13日自动出院。 市医学会鉴定专家分析认为: 医方对患儿未详细查体,应用了小儿慎用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且用药混乱, 违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儿的“溶血尿毒综合征”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案例19、 (用药错误) 某患儿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9天,于2005年11月24日到某市区医院就诊。查体T:37.4℃, 诊断:“上感,慢性肠胃炎。”给予抗炎及输液治疗,第一天处方:NS250ml,头孢噻肟钠3.0g,病毒唑0.3g静脉滴注;5%GNS250ml, 患儿“溶血尿毒综合征”绝大部分是原发病所致,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结论:本病例属于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 医方承担轻微责任。 甲氰咪胍0.4g,维生素B6 0.3g,肌苷0.4g,COA200u,A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