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直性脊柱炎的线特征 作者杨德伟李世敏杨国更毛利东 【摘要】强直性脊椎炎的特点是椎间盘及椎旁结缔组织的广泛骨化而导致脊椎强直,并可形成较严重的驼背。 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缺少特征性,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误治,而强调早期诊断对指导病人维护功能体位,减少或避免致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线诊断早期特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脊椎关节慢性侵蚀性疾病,常伴有全身各器官组织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及驼背畸形等。 由于病变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有些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误诊为一般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了病情,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期。 经多年的临床经验体会到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虽有隐蔽性,但临床检查和线照片仍有一定特征性,可早期发现和治疗。 1临床表现 11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青少年16-20岁,中老年人亦有发病。 病史一般较长,患者早期多表现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甚至伴有坐骨神经痛,多为晨僵,即早上起床时腰活动受限、僵硬,活动后症状减轻。 部分患者伴有乏力、消瘦、心慌、汗出及胃肠道轻度不适症状,女性可有月经异常等。 12查体可有如下几种异常如腰曲度变直、棘突偏歪、腰肌竖脊肌轻度萎缩变扁平、僵硬或触之有皮囊样感;两侧骶髂关节上部及腰骶关节部肿胀压痛;两侧臀上肌轻、中度肿胀或痉挛压痛或髂前上棘后方压痛;4字征可呈阳性;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呈假阳性。 13辅助检查患者早期正常或轻度增高,抗滴度一般不高,-多为正常,可有阳性,亦可为阴性,-27多为阴性。 2诊断标准[1] 21症状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23实验室检查多增快,多阴性,-27多强阳性。 24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脊柱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间隙模糊;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 3早期线分析 31骨质密度改变腰椎及骨盆乃至全脊柱呈普遍性骨质稀疏、密度减低,严重者其椎体边缘皮质变薄变淡或呈线条状外壳。 32椎体边缘改变椎体上下边缘皮质变厚或呈双线征三线密度增高影,且边缘粗糙不平、椎体上缘有时可见一2-3高的扁圆形密度稍高影,有如椎体上的帽,称椎体帽状征。 其帽状征左右两侧可对等或高低不等,产生该影原因,可能为椎体上之软骨板因长期炎性刺激而发炎增厚密度增高所致。 33椎体轻度楔形改变有些病例骨质疏松不明显,而见多节椎间隙增宽,且椎体上下缘受压凹陷、椎体呈轻度楔形或鱼椎样改变。 拟为椎间盘长期炎症水肿、椎间盘内压增高挤压椎体所致。 34椎后小关节改变骨突关节密度减低、骨质稀疏,小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粗糙不平或呈点状虫蚀样变、小关节间隙宽窄不一或两侧不对等或其内有泥沙样或细条状密度稍高影,这些征象可于正、侧、斜位片上见到。 35骶髂关节改变早期骶髂关节间隙可增宽、两侧关节间隙或对称或不对称、间隙内上下密度不一、或可见淡薄雾状或水滴样密度稍高影,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部分不清、或见单一局部性或多个虫蚀样骨损区存在。 或磁共振检查可见椎间盘膨出、突出及后纵韧带钙化和椎体后缘局限性骨缺损区等。 4讨论 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线诊断,在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中仅示为脊柱活动功能受限,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由于过于简单,临床难以早期诊断。 该病症早期的线改变与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发病顺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其早期病变可发生于颈部、胸部或腰骶髂关节部,而并非都从骶髂关节部开始发病。 故其临床可表现颈肌痛、腰背痛及下腰痛或腰腿痛,照片检查颈、胸、腰椎可有上述线改变,但骶髂关节尚无明显线改变。 即临床可将其分为颈型、胸腰段型、腰骶髂关节型等。 邵氏等[2]亦认为有5之病变从胸腰开始,10起于颈椎,所以本病的发展可分为上行型及下行型两类。 当然,大多数患者的病变是先从骶髂关节开始发病的,骶髂关节线照片有改变,再结合临床表现,较容易诊断。 上述类型在按常规治疗无效时、风湿五项检测又不能支持诊断、排除结核、肿瘤病变的情况下,可按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案实施试验性治疗,有助于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不明,过去认为是类风湿病变的中央类型,目前认为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慢性侵蚀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免疫性疾病,但其主要侵蚀脊柱的关节、韧带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