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调查文档
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大型调研活动课题
课题批准号:200901092
我省发展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调查
——以平山县红色旅游景区为例
引言:河北省红色旅游概况及发展态势
河北拥有133处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红色旅游工作高度重视,1995年至2008年间,共筹资近9亿元用于红色旅游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速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向文化优势与产业优势的转变,更好的造福于民,我们选择平山县作为典型研究对象,深入剖析红色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资源丰富,发展良好
平山县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据统计,全县拥有革命遗址遗迹10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和等级均占河北省第一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尤其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作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社会影响很大,资源价值极高,已形成红色旅游的著名品牌。
在中央及国务院做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决策的推动下,省、市、县相关部门以多种方式推进了平山县红色旅游的发展,开发建设了沕沕水红色水电站、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陈列馆、《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曹火星纪念园、中央六部委旧址等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以西柏坡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新建了西柏坡一级公路,将西柏坡纳入省会1小时交通圈;在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主流媒体开展了旅游品牌宣传,使旅游业成为平山富民强县的第一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接待红色旅游游客220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接待总量的91.6%,旅游收入13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8.9%和21.4%,红色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0%。据调查,红色旅游景区周边村落49.01%的村民以旅游相关经营与服务收入为主,如东、西柏坡村以及驼梁风景区、沕沕水电站等所在村落,约有300余户家庭旅馆和个体饭店,旅游从业家庭占总户数的95%以上,88.9%的村民认为自红色景区开始营业以来,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沕沕水景区正式开业至今的5年内,个别农户的家庭收入由当初的1000元增至现在的2万元。平山县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致富,增长了人气,宣传了老区,也从侧面反映了河北省24个一类革命老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寻找问题,剖析原因
在“西柏坡”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下,平山县的红色旅游开发建设取得了不斐的业绩,但由于起步快、发展快,规划、建设和管理滞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小弱散差,产业整合功能弱
平山县现有红色旅游景点10余处,但除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外,多数景区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效益差,而且景区之间缺乏线路整合与产业联合,就连龙头景区西柏坡也未与周边的南滚龙沟、沕沕水等红色景区开展实质性合作。其次,缺乏与其他旅游发展新业态的融合,如拦道石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旧址、下盘松戎冠秀故里等,尚未形成“红俗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等更为大众化的发展模式;三是在基础建设上,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考虑,一些历史时间短、影响弱、分布零散的革命遗址有盲目扩大建设的趋向,一部分展馆由于位置偏、规模小、内容平淡、文物匮乏等原因,旅游客流稀少,无法发挥应有价值。
(二)旅游资金缺乏,开发建设水平低
一方面,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对平山县,特别是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发展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投资力度较大,但与延安、井冈山、瑞金等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地区相比,红色旅游整体资金投入仍有较大差距。据统计,除西柏坡外,平山县尚有10多处重要红色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一大批战斗遗址、惨案遗址、革命烈士墓地及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居住过的房屋急需维修保护或产权收购;部分已开发景区后续建设资金匮乏,基础建设配套跟不上。另一方面,资金匮乏导致景区投资准入门槛普遍较低,一些开发商假借红色旅游开发之名占地,部分景区(点)出现粗制滥造现象,降低了全县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水平与吸引力。
(三)村落景区发展脱节,产业带动力较弱
一是红色旅游与社区发展脱节。对部分景区来讲,由于能够享受国家或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补贴,景区与周边村落的合作意识较弱,受文化认知与经济差异的影响,容易与周边村民发生摩擦;对社区而言,红色景区周边村落约有95.67%的居民希望参与景区工作,而普遍较低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使其不能满足景区要求。二是,由于没有形成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条,红色旅游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较弱,距离衰减特征十分明显。距离景区核心地段越近的农户多开设家庭旅馆与餐厅,收入较高,而景区周边村落和农户不能参与经营,收入较低。三是,从生活方面来看,一些旅游热点村普遍存在餐饮住宿卫生差、公共设施落后、商业服务水平低、文化设施少等情况,景区周边村落居民中约有40%不满于当前的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