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烟熏、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毒物 (1)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 (2)N-亚硝基化合物 (3)热解物 (1)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 苯并芘(B[a]P)是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而且污染广泛、污染量大、致癌性强。 特别是烟熏温度在400~1000℃时,苯并芘的生成量随温度的上升而急剧增加。一般而言,烧烤油和熏红肠的苯并芘含量要高于烤肉和腊肠。用煤炭和木材烧烤的食品往往有较高的苯并芘含量。 烤焦食品由于营养素的裂解和热聚形成多环芳烃化合物。据报道烤鱼的烤焦部位多环芳烃化合物种类多达18种。 烧烤和熏制食品的苯并芘含量一般在0.5~20μg/kg的范围内。但从国际抗癌研究组织发表的材料中看到熏肉中,3,4-苯并[α]芘的含量可高达107μg/kg。 为了使熏烟中含有尽可能多的有用成分和相对较少的苯并芘,一般认为使用400℃~600℃的生烟温度较为合理。 为减少烤制过程中PAHs的产生,饮食业应作到:避免焦化、尽可能使用电热法、煤气炉法烤制,少用煤炉、柴炉、草炉烤制;加工叉烧肉时,作好脂滴的回收利用;应选用脂类含量较低的原料烤制。 (2)N-亚硝基化合物 熏制的鱼肉制品中还有某些致癌性亚硝胺,如: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等。胺类是形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它由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后,再经脱羧形成。蛋白质在烹调过程中也能产生胺类物质。 (3)热解物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杉村所长在研究香烟焦油的致突变性时,意外地观察到其中含有的致突变活性强度比苯并芘高出20000倍,烤制食品烤焦部位及烟雾进行致突变试验,果然证实了强致突变物的存在。所以应当避免让食物暴露于烟熏的烤制。 (二)煎炸 1.油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 2.油炸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化合物 1.油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 (1)热氧化 煎炸过程中,由于加热温度高,以及油脂的反复使用,易发生热氧化反应。热氧化初期,毒物以过氧化物为主,后期以醛类物质为主。油脂在250℃加热40min含醛量就超出卫生标准。 煎炸锅的表面积越大,越易引起脂肪氧化。当煎炸工作暂时停止时,应用铝或不锈钢薄板盖住油脂的表面。 (2)热聚合 所谓油脂的热聚合是指脂肪酸分子聚合成环状物。试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可以引起动物死亡,也可以引起脂肪肝,影响生长发育。 豆油在240℃下炸油条2h,就有二聚体产生,炸10h,二聚体含量为21.1%。煎炸油品种不同,生成聚合体的速度也不一样。葵花油的生成速度高于豆油,含亚麻酸多的油脂更易生成聚合体。 2.油炸过程中形成的有害化合物 (1)N-亚硝基化合物 (2)多环芳烃 (3)致突变物 (1)N-亚硝基化合物 将加硝处理过后肉品肥瘦分开后分别油炸,发现油炸前的瘦肉和肥肉都不含有亚硝胺,而油炸后的肥肉和煎炸油中则有亚硝基吡咯烷存在。表明亚硝基吡咯烷来自于脂肪组织的煎炸过程中,而与瘦肉无关。亚硝基与脯氨酸结合生成亚硝基吡咯烷受加热温度的影响。温度在100~250℃时都能生成亚硝基吡咯烷,以185℃生成量最多。 油煎咸肉片中的亚硝胺含量随厚度增加而下降。以不同方法煎炸咸肉发现,冷锅油炸亚硝基吡咯烷为9~17ug/kg,热锅油炸为20ug/kg,热锅油炸产生的亚硝胺高于冷油锅炸。 (2)多环芳烃 食用油脂中的多环芳烃,一部分来自植物种子的转移,另一部分可能来自于浸出用溶剂的污染。煎炸形成的多环芳烃也可能来自于脂肪分子的热解热聚过程。 食物在煎炸过程中,在吸入油分的同时,也可能吸入少量的多环芳烃。食物原料受热不均匀,常常发生焦化或炭化,这些部位多环芳烃会大量增加。 对油脂中的苯并芘,可加入0.2~0.5%活性炭吸附除去,煎炸时经常翻动食物使其受热均匀避免焦化,是防止形成多环芳烃的有效措施。 (3)致突变物 已有数份关于油煎食品致突变性的报道。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油煎后具有较高的致突变性。氨基酸经热解作用形成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杂环胺类物质。 为保证煎炸食品的卫生质量,我国已于1994年8月1日起颁布实施《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三、速冻食品 1.速冻速度慢: 要求速冻食品内中心温度从-1℃降到-5℃所需时间不得超过30min,在40min时间内将食品95%以上的水分冻结成冰,并迅速使食品中心温度最终达到-18℃;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速冻食品生产经l0多个小时缓慢冻结,不仅营养成分受到较大损失,而且外表粗糙无光泽,产品质量低劣。 2.冷链衔接差: 速冻食品必须在-18℃以下进行贮存和销售。速冻食品卫生质量的保证,有赖于冷链的建立,速冻食品在生产、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如不能维持-18℃的温度,将导致严重的食品卫生质量问题。现在,不少厂商将速冻食品当作一般食品加以运销,给低温下(0℃~-10℃)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机会。 速冻食品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pptx VIP
- 《微生物与健康》课件科学六年级上册.pptx
-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作业设计.docx
- 电子信息工程职业规划 (第二版).pptx VIP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测试题300道(单选、多选、判断、填空).docx VIP
- 部编教材年级识字课教学.ppt VIP
-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一) 数学 PDF版含解析.pdf
- 基于Android的个人生活行为记录及习惯养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doc
- 中国传媒大学-节目主持艺术基础(第二版)-课件.pptx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经济论文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