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为刀俎
篇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给客户打了一天的电话,嗓子冒烟。下班时候要结账走人时,主管说少了几只笔,她非说是我们工作人员偷拿的。很可笑,谁会为了一支笔而做小偷呢?我们是大学生耶~素质怎么可能那么低。就在我心中默想这句话时,主管发火了:你们大学生怎么素质这么差,偷一支笔有意思么??找不齐笔谁也甭想发工资下班。
此时,或许大部分人的心理都跟我一样吧,好莫名其妙,谁会偷一支连一块钱都不到的笔呢。眼看着形式越来越严峻,天越来越黑,有的同学按捺不住了,便说:我们真的没偷笔,大家七嘴八舌地在议论着,可能是中途换办公室的时候丢了,可能是夹在书包里没有看到等等,然而翻遍了书包都没找到笔的踪影。这时主管还在发火,一遍恨恨地说大学生素质差,一遍要挟说找不到笔就不给发工资。有几个性子急的同学都说拿出自己的笔来给主管,先放大家回学校,毕竟有的同学还有课,实在耽误不起时间。这时主管还是不依不饶,自己毫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口咬定是有的人偷了笔。最后有同学提议,大家自觉翻包吧,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这时主管还是不同意。
最后那个提议翻包的同学和那个说话声音大的同学,被扣了10块钱。
篇二:典故6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设宴招待刘邦,意在谋杀刘邦,在鸿门宴上,樊哙劝刘邦离开,说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含义:比喻别人掌握生死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篇三:刘端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刘端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晚期肿瘤患者的就医恐惧从何而来
2016-07-01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
刘端祺教授生于1944年,天津人。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从诊断为肺癌那天起,半年了,我壮硕的父亲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先手术,后放疗、化疗。随着一个个疗程的推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很快把父亲折腾得脱了形。医生却总是告诉我们,瘤子有缩???,治疗有效果,‘不要走开,下集更精彩’。”1“我算是找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了”几年前,也是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我到一个城市参加抗癌大会。在前往会场的途中,出租车司机听说我要去肿瘤医院,便不无幽怨地说:“这条路我太熟了,我母亲就在肿瘤医院治了好几年,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拉的‘饥荒’到现在都没还清。”我把出租车司机的这番话带到了当天的会议上,引起了与会者的议论和深思。
第21届世界抗癌联盟大会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预防可以预防的肿瘤,治疗可以治疗的患者,通过体系加以实现。”这一口号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不要在肿瘤病人身上做得太多”。
“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这是医圣希波克拉底给后世医生留下的警世恒言。事实上,过度医疗不仅伤害了患者,对医生职业的尊严和本应得到的
社会尊重与信任也造成了重创,直接使患者对当下种种医疗行为产生“恐惧感”。他们在面临尊严恐惧、社交恐惧、账单恐惧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就医恐惧”:他们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生,却仍然不得不花费精力,执著地识别、规避现行落后的医疗理念可能给自己造成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损失。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也常常传递出肿瘤病人的无奈。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几年前查出患有肿瘤,他临终前给我发来一封邮件。他说:“这些年,我算是找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了。每天,我都要和来自医院内外的五花八门的忽悠‘斗智斗勇’。就要走到尽头了,这样的生活却不值得留恋。”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从诊断为肺癌那天起,半年了,我壮硕的父亲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先手术,后放疗、化疗。随着一个个疗程的推进,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很快把父亲折腾得脱了形。医生却总是告诉我们,瘤子有缩小,治疗有效果,‘不要走开,下集更精彩’。”
当然,如果把当前肿瘤治疗的弊端,完全归结为医生在利益驱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过度治疗,也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的偏颇解读。实际上,过度治疗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和主流。毕竟,遏制过度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根基在于改变医患双方乃至整个社会的理念,而改变理念比弥补硬件上的缺陷要复杂得多。 2“过度医疗要挑战它太难,支持它又太容易”何谓过度医疗?美国心脏病学会给出的定义是: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
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曾直言,“过度检查和医疗是美国医学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他们预言,如果目前的趋势保持不变,到2019年,美国卫生保健支出将达到万亿美元,占全国GDP的%。尽管癌症医疗护理的开支在国家的卫生保健经费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它的成本上升非常快
文档评论(0)